用文化优势书写开放名片 访市政协委员、市艺术剧院副院长袁帅

宝鸡日报 2019-02-15 10:11 大字

本报记者组

宝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利用这些优势资源讲好宝鸡故事,让更多人认识宝鸡、了解宝鸡?市政协委员、市艺术剧院副院长袁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以宝鸡历史文化为基础,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加快走出去步伐,宣传推介宝鸡,让宝鸡文化“火”起来,文物“活”起来,旅游“热”起来。

从文王访贤到武王伐纣,从周公制礼到召公遗爱,从青铜器到马勺脸谱……这些与宝鸡有关的历史典故,以及富有宝鸡特色的文物和民俗文化产品,都是可利用的文化资源。袁帅表示,近年来市艺术剧院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创作了《萧史弄玉》《马勺》《青铜》等一批展现本地特色的文艺节目,不仅在省市乃至全国受到欢迎,还走出了国门,受到了外国友人的关注和喜爱,也宣传了宝鸡、陕西的历史文化。

袁帅说,宝鸡市正在加快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在本土历史文化宝库中“深耕细作”,以工匠精神创作和打造歌舞、戏剧、民间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文艺精品,把宝鸡的历史文化搬上舞台,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开口讲话”,让发生在宝鸡的历史故事为更多群众所知晓、所喜爱。比如,去年宝鸡市举办了宝鸡原创歌曲大赛,用歌曲生动展现宝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这种形式非常好,希望今后能更多地开展此类活动。

根植于本地历史文化沃土创作的文艺精品,不仅要在宝鸡“开花”,更要走出去。袁帅认为,文艺精品也要加大走出去力度,通过走出去,让本地文艺人才与外地人才联络交流、切磋技艺,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更深入地认识宝鸡、了解宝鸡,推动宝鸡市加快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新闻推荐

小火车上年味浓

□本报记者陈义宏现代交通工具种类多样,公交车、出租车、班车、火车、高铁、飞机,还有无数的家用汽车,承载着过年...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