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 特色产业“金钥匙”打开致富这把锁

陕西农村报 2019-01-07 07:54 大字

记者 韩小珍

2018年12月28日,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孟家塬村3组的脱贫户王改莲,像往常一样来到陈仓区博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上班。“孩子们上学,母亲做心脏手术,要不是合作社吸纳我来这里上班,真的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现在我自己在这里一年就能挣3万元,加上丈夫在西安打工的收入和家里种植的7亩柴胡,一年收入9万元没问题。”在拓石镇,像王改莲一家,通过种植中药材和就近在龙头企业务工逐步走上致富路的村民还有不少。

精准施策 柴胡成脱贫致富“金药材”

拓石镇位于陈仓区西山腹地、陕甘交界处,山大沟深,没有工业污染,非常适合柴胡生长。为此,陈仓区围绕产业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在西部山区重点支持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精准制定脱贫措施,帮助贫困农户稳定增收脱贫。截至2018年末,陈仓区柴胡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7万余亩,种植区域覆盖西山8镇90多个村,农户6000余户,其中直接扶持贫困户1210户。

目前,种植柴胡已成为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西部山区也成为宝鸡市乃至陕西省主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另外,为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做优做强中药材种植、深加工产业,陈仓区政府划定了宝鸡柴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引导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管理,鼓励种植户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制定了《宝鸡柴胡生产技术规程》,从柴胡的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留种、采收加工环节都做了详细要求,使柴胡的种植品质有了大幅提升,柴胡收购价每公斤增加了10元,种植户切切实实受益。

企业带动 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信心足

王招社是陈仓西部山区远近闻名的能人。从卖药材起家,2010年,王招社带领200户药材种植户组建陈仓区博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后又成立宝鸡市博仁药业有限公司。期间,他把周边的农户、贫困户、残疾人等召集起来,无偿为他们提供柴胡种子、有机肥和技术培训指导服务,与贫困户签订协议根据质量要求以高于市场价回收,这样的帮、传、带、销一体化模式得到了众多贫困户的积极支持。

“为了我们能尽快脱贫,他确实出了不少力。”说起王招社,孟家塬村3组的赵列宝满怀感激。孙子出生不到20天,儿媳妇就因病过世,没了老伴的他为了抚养孙子,只能待在家里。“我自己也因为车祸留下了后遗症,干不了重活。16年,博仁药材公司提供了免费的种子和肥料,我也种了3亩多柴胡。只要有产业,有双手,日子再难也能过下去。”2016年10月份,在村里召开的一次动员大会上中,赵列宝主动要求退出贫困户。

据介绍,陈仓区博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年仅免费发放的柴胡种子价值达60万元,平均年产优质柴胡1000余吨,其他中药材500余吨,带动贫困户每亩增收6000元,季节增加用工120人,人均季节收入6000元。合作社通过推进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引领贫困户改变落后的生产模式,将贫困户的生产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真正实现了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致富的美好愿景。

新闻推荐

宝鸡渭滨交警大队开展军警联合夜查行动

记者赵小康通讯员李万良为认真贯彻公安部“10·24”视频会议部署和中办国办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百日安全行动”预防重...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