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着装 与其“秋冻” 不如运动

华商报 2018-10-16 01:56 大字

“春捂秋冻”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专家提醒,“春捂秋冻”并非适合所有人,老年人和儿童、体寒女性、风湿关节炎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人群应注意保暖,避免“冻”出疾病。此外,专家建议,与其“秋冻”不如运动。

低于10℃时“秋冻”应停止

“春捂秋冻”其实是一种养生法,“秋冻”是秋天不要急着添厚衣,有意识地进行耐寒锻炼,以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力。但是“秋冻”也不是冻得瑟瑟发抖,那么,“秋冻”到底该怎么“冻”?

“秋冻,并非指一味地不增加厚衣服,一般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该停止,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还容易惹病上身。”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姚乐毅表示,一般地区初秋时暑热还没有完全消退,早晚温差并不明显,不要因为稍微有些微风就急着加衣服。到十月中下旬气温迅速下降,若一味强求“秋冻”则对健康无益,还会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此时就要结束秋冻。

秋冻不是想“冻”就能“冻”

秋冻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宝鸡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李振荣表示,就人体而言,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身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寒冷刺激,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老年人阴阳俱衰,全身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寒冷刺激可导致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不但易引发支气管疾病复发,甚至有些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等症状。所以,小儿及老年人“秋冻”当慎之又慎!

此外,青壮年也有很多人不适合秋冻,比如很多本就体寒的女性到秋天就更需要加紧身体的保护了,不要跟风学别人“美丽冻人”了;还有关节炎患者如果再被秋冻无疑是增加病情,从秋季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的保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避免“秋冻”,人体受寒冷刺激后,易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等疾病;慢性肺病患者,患有上呼吸道或肺部疾病的人身体抵抗能力比较弱,加上冷空气会对鼻腔进行刺激,如不注意保暖就更容易生病。

增强“自热”能力很重要

其实,运动可促使人体骨骼肌产热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御耐寒能力增强。”姚乐毅说,秋季进行户外运动对提高自身免疫力有一定的益处,“秋冻”的时候,应该采取正确的运动方式增强“自热”能力(自身御寒能力)。

据姚乐毅介绍,运动项目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如做操、登山、打太极拳、打羽毛球。锻炼要留有余地,不宜大汗淋漓。另外“秋冻”并不等于挨冻,在进行运动前一定要让身体暖和起来,尤其是处于寒冷的环境中热身就更加重要。同时注意关节等部位防受凉,此外,运动补水必不可少。秋天本就干燥,在北方更是如此。运动所失水分会让血液黏稠度增高,秋冬季节人体血管遇冷又会收缩,所以适时补水更为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从秋天开始进行耐寒锻炼,应与天气变化相应相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增强机体御寒的能力。华商报记者 李琳

新闻推荐

聚焦“脱贫攻坚” 全国社会组织扶贫现场观摩会日前在宝鸡召开 宝鸡422个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

华商报讯(记者李琳)10月12日,全国社会组织扶贫现场观摩会在宝鸡市召开。据悉,截至2018年8月,宝鸡市有422个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