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明摇篮德政思想之邦 宝鸡城市形象主题宣传 (之二)
本报记者王星
三千年前,为了躲避戎狄侵扰,先民们扶老携幼,朝向神往已久的周原大地。这里,是“堇荼如饴”的家园,有沃土,有芬芳,有包容;三千年前,以“二王”“三公”为代表的周人先祖,在此繁衍生息、肇基兴业,制定并建立的各种典章制度、礼乐规范及道德准则,奠定了我国儒家思想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
让理想变成现实
在宝鸡这片土地上,朝代更迭留下各种痕迹,一块青铜碎片,一方城壕残石,乃至一抔黄土,虽静默千年,却承载着曾经的辉煌与兴盛。
曾几何时,强大兴盛的商王朝因丧失民心,一时间土崩瓦解。看到眼前的一切,周人深谙其道,发出了“以德配天”的誓言。
那一声划破天际的呐喊,是朴素民本思想的萌芽。周文王认为,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需要有等级次序之分来推动行政,但无论等级大小、次序先后,都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才有利于等级和次序的稳定,也就是国家或社会的良好运转,而要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就需要礼制来规范和约束人民。
在此基础上,武王继承文王的遗训“伐纣取中土”,带领周人完成“周革殷命”的大业,让周王朝站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也让周文王的仁政思想得以实践并推广。
牧野之战后,武王成功克商。一直辅佐武王讨伐商纣的周公姬旦,不仅在战争时期出谋划策,更在和平年代提出了更为具体、完备的治国大纲和施政举措。周公特别强调,“振乏救穷,老弱疾病,孤子寡独,惟政所先”,显示出他关心民间疾苦。之后,周公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立君子以修礼乐”,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既让政治得以稳定发展,更让文化得以在民间形成和演进,最终成为影响中华文明三千年的源头和根本。
让礼乐走进生活
“礼乐”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奠定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乐记·乐论》中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乐文化,就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它们的本义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
追本溯源,周原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周朝建立伊始,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时的礼乐进行大规模地整理、改造,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形成了周代的礼乐文明。
礼乐制度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周人将这种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周代的礼乐文明包括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等,是周代礼制的一部分。为了体现礼乐制度,在建筑规模和建筑布局上,周王朝对不同阶层有着严格规定,即使是后代故宫的建筑也是遵循着周礼的传统。
孔子也向往周公之治,他心中的理想国就是西周文明,追求最核心的政治文化是礼乐之治。他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常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公强调“立君子以修礼乐”,因此,孔子才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不论岁月如何变迁,礼乐文明所倡导的包容与和谐的理念,至今仍有强大的精神魅力。
让德政赢得民心
殷商王朝强调自己“天命神授”,但代表神意的殷王朝却被无情地推翻,这个事实给周初统治者以深刻教训,使之逐步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敬天爱人,德政保民”是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周王朝建立后,总结桀纣失国的教训,迅速确立了民本德政的思想和国策。他们认为,上天可以在统治者有德的情况下给予天命,也可以在失德的情况下撤回天命,转给别的有德者。统治者必须谨慎地认识和理解天命,并通过礼乐来发扬行选择。于是,这种德政最后的落脚点,自然而然地由“敬天”转到了“爱人”,由“以德配天”过渡到“保民而王”。也就是说,周朝民本德政的核心在于,通过让人民实现安居乐业来彰显他们所具有的“德”,并在“天命”之下,通过实施以“德”为基础的礼乐措施,完成代天理民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从而通过民安保证国泰。由此,这种德政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厚利民生。
宝鸡是周礼文明的摇篮,是德政思想之邦。《诗经》有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周人的先祖,在宝鸡周原建立了最初的基业,随后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励精图治,把周王朝建成一个强大的政权,也让周礼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影响中华文明三千年的不朽文化。
新闻推荐
春节即将到来,宝鸡推出以“欢乐中国年·幸福宝鸡游”为主题的六大主题活动,旨在让广大游客和市民感受不一样的宝鸡中国年。1月29日,记者从宝鸡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了解到,为了让游客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