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石鼓文化与现代美学的邂逅本报记者 李一珂
历史长河中,前人留下了一件件充满历史积淀的古物,一幅书写着文明的长卷,而需要人们传承的,是这些历史印记背后的精神和文化。宝鸡是石鼓之乡,被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给宝鸡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古老的石鼓文化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给现代人美的享受和文化熏陶呢? 6月 22日,记者来到石鼓印社,见证了石鼓文化与现代美学的浪漫邂逅。
现代艺术对话珍贵“遗产”
古香古色的装修风格,一幅幅精美的拓印作品,作品上的文字可能很多人看不懂,但是图案绝对认得,石鼓、青铜鼎、何尊等等,都是宝鸡出土的“宝贝”。这个充满文化气息和历史厚重感的地方,便是石鼓印社了。
石鼓印社的作品,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和古老元素,每一件作品都见证着匠人对美的追求。石鼓文、青铜器、古物上的图腾……在这里,这些古老元素以更加现代和大众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展厅内,工作人员拿出一件得意之作向记者介绍。只见卷上黑底白字,字体刚劲有力,张力十足。“这就是石鼓上记载的文字!”工作人员介绍,唐代出土的石鼓上,部分文字已有磨损,当时留下的拓片也有很多残缺之处,到了近代,不少专家学者研究史料,将残缺的字补了起来,但是不少字还存在缺少笔画的问题,难以形成完整的刻本与大众见面。这件作品的主人——石鼓印社社长、篆刻家吉朝声利用自己的专长,搜集了大量的学者研究成果,对照着字体相近的古物拓片,用了三年时间,一点点将缺少的笔画补了起来。然后,又将较为完整的石鼓文刻在青石上,利用拓印等工艺,才制作成了石鼓书法刻本。
继续参观,一本名叫《图说石鼓》的小册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书中文字不多,都是以连环画的形式讲故事。吉朝声介绍,这本书讲述了大秦发祥地波澜壮阔的史诗,描述的是秦崛起前规模宏大的猎祭场景。当初,吉朝声专门找到宝鸡市书画名家李录成作画,石鼓文化研究专家官波舟撰稿,把生涩难懂的石鼓文化转化成图画和故事,这本书也成了很多市民了解石鼓文化的入门图书。
把石鼓文做成书法刻本,把石鼓的来历和内容做成连环画,“高冷”的历史文化,变成了可亲、可爱、可读懂的现代艺术,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石鼓文化。对此,吉朝声坚持自己的初衷:“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在我国的文字史、文学史、书法史、考古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如今石鼓未在宝鸡收藏,但它出生于这片土地,宝鸡人应该为它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对他而言,“石鼓”这两个字,是文化符号,是一段历史的浓缩,更是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的人们的感情寄托。
古老技艺赋予古物现代美
要想让古老的石鼓文化传播得更广,让更多人了解它,就要让老物件散发新光彩,让人们能够以现代的审美去欣赏它。石鼓印社就是用拓印的方式,将“老古董”展现在画纸上,再根据人的喜好,制成各种文化作品。拓印,这个将古老文化转化成现代美学作品的技艺,是怎么具体操作的?记者跟着石鼓印社的工作人员,一起感受了一番。“篆刻是第一步。”工作人员介绍,篆刻是极其考验操作人的水平的,因为既要模仿原物的笔迹和下笔力道,又要求操作人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篆刻之后,拓印人就要上场了,他们将宣纸摆放在需要传拓的刻石上面,用水一点点浸湿,使得宣纸更加贴合刻石,凸显出刻石上的图案或字迹,在快干的时候,用指甲盖大小的拓包蘸上墨,一点点上色。这个过程需要拓印人全神贯注,下手快而轻,这样色彩才会均匀。
负责拓印工序的工作人员陈瑞妮告诉记者,拓印看着不难,但是操作起来却有诸多注意事项,比如浸湿宣纸要把握好时间和干湿度,不足则图案不清晰,过之则容易让宣纸糊掉,上色时下手不能太重,色彩有浓有淡图案才会立体。“这些要求很细致,但却是影响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陈瑞妮说。拓印之后,书法家根据内容在宣纸上题诗题词,最后进行装裱加工。
吉朝声介绍,石鼓印社开了六年多,完成了很多石鼓元素文化作品,但是,博大精深的石鼓文化,值得人们不断发掘。探索石鼓、精研印学,是石鼓印社作为一家本地文化企业的担当。他们关注宝鸡历史、青铜器和石鼓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将其渗入到社会的文化血脉中,就是想让这口文化深井哺育更多的人。
新闻推荐
阳光讯(宏强张志辉记者张伟)一年前,还在北京一家饭店打工的23岁小伙殷宝龙萌生了回家创业,开办农家乐的念头。但他顾虑重重,不懂管理,连最基本的成本核算都不会。宝鸡金台区劳动就业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了...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