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三四五 脱贫攻坚靠前走—— 渭滨区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工作纪实
渭滨区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337户 3916人,虽然占比较小,但大多分布于秦岭北麓山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脱贫难度比较大。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渭滨区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提出了“率先全面奔小康”的总体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因村因户施策,精准精确发力,立足区情实际探索推行“三四五”精准帮扶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形成了精准脱贫攻坚新格局。
三巩固关键举措见实效
根据全区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差、因病致贫占比多,以及产业地域差异等特点,渭滨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强力实施并持续巩固土坯房改造、中蜂养殖、健康医疗“三大关键举措”,对标靶心、扎实推进,取得了实效。
巩固土坯房改造全覆盖。渭滨区以***和精准脱贫为核心,率先提出两年内全部改造农村土坯房的目标,摸底确定 4112户农村土坯房为拆除改造对象。优先实施贫困群众土坯房改造,重点推进地处滑坡、滑塌等地质灾害区域土坯房农户搬迁,为每户贫困群众补助 4.5万元,“鳏寡孤独”及五保户由政府全额出资进行搬迁建房。截至目前,全区已拆除农村土坯房 3524户,完成总任务的 85.7%;新建住房 1364户,完成总任务的 77%。在全面加快土坯房拆改工作的同时,区上致力于巩固和提升安置点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搬迁入住率。
巩固中蜂养殖全覆盖。渭滨区结合农村地处秦岭北麓的区域特点,邀请专家实地调研,确立了中蜂养殖覆盖所有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思路。区财政投入 498万元,为每户贫困户免费配发 10个蜂箱、 4个蜂群,免费技术培训,采取贫困户自养、企业托养和农户代养等方式,通过秦岭蜂业等优势企业辐射带动,建立“企业 +合作社 +农户”经营模式,实行蜂产品企业订单式收购,去年全区中蜂代养贫困户每户领取代养受益金 1000元。今年,为持续巩固这一全覆盖式脱贫产业,针对部分贫困户自养效果不佳的实际,区上适时调整思路,力推企业托养、农户代养模式,支春林、杨润录等一批代养大户代养规模均在 100户以上,有效保障了贫困户中蜂养殖产业分红。
巩固健康医疗全覆盖。为破解因病致贫难题,渭滨区率先提出全面实施健康医疗扶贫,(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区财政设立了 1000万元医疗救助扶贫基金,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每人 300元的标准实施免费体检,对体检后需要住院治疗的贫困群众,在落实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等医疗保障政策后,个人自费部分由区财政全部予以兜底救助。目前,全区贫困群众医疗报销 3043人次,报销金额 510万元。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巩固实施健康医疗扶贫,今年区上又落实了 40万元,为所有贫困户家庭成员办理了每人 100元的“贫困户家庭综合保障”商业保险,对意外身故伤残、门诊住院医疗、重大疾病救治等进行全面保障,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因祸因灾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四深化精准帮扶再加力
在精准识别、详细调研摸底和分析统计等基础上,渭滨区进一步深化实施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医疗脱贫、教育脱贫“四项精准措施”,全面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他们坚持把发展脱贫主导产业作为***、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的有力抓手,逐镇逐村分析产业发展方向,对全区 50多个涉贫村逐一研究主导产业,出台了《渭滨区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规划》,推动“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融合发展,采取大企业结对帮扶、农业项目资金支持、贫困户补贴入股、非贫困户投资参与的模式,着力培育长效增收产业。后山村在发展中蜂养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经济林果等产业促增收;浅山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增收。按照“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收入变分红”的思路,为明确主导产业的 38个村各补助 50万元,以贫困户和村集体入股的形式投入主导产业发展中。石鼓镇的农业产业观光园、神农镇的千亩樱桃沟、高家镇的千亩猕猴桃园和万亩花椒岭等主导产业已经在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上精准发力,基本实现了特色产业全覆盖、经济林果家家有的新格局。
渭滨区贫困人口中,有技术劳力 133人,无技术劳力 981人,“三无”(无法离村、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劳动力 385人,除去稳定打工的以外,有就业意愿需推荐用工单位的 643人,需公益岗位托底安置的 237人。区上出台了《创业就业***实施意见》,注重落实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公益安置、创业扶持等措施,计划投资 50万元,建立区、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将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免费就业培训范畴,定期开展菜单式定向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先后组织实施中蜂养殖、花椒核桃种植、淘宝电商等培训 3000余人次,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198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口 126人,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 1500余人次。对贫困人口中没有就业的人员,分别推荐到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公益性岗位就业。对现有公益性岗位进行整合,确保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口比例达到 50%以上。对贫困人口自主创业的,落实担保贷款 10万元,创办经济实体一次性补贴3000元。
经调查摸底,渭滨区贫困群众患一类大病 78人,二类大病 156人,慢性病97人。在持续落实住院兜底保障的同时,他们制定出台了《渭滨区深化医疗健康扶贫救助办法》,探索推行贫困群众先诊疗后付费住院政策,对因病致贫群众住院治疗的,在合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结算后,剩余个人自付费用,按照医疗机构等级分别予以 500- 5000元救助。对贫困群众年度门诊治疗费用,按照医疗机构等级分别予以 500- 1000元救助,镇卫生院门诊治疗费用年度救助封顶线为 2000元。与此同时,区上还为贫困群众建立了合疗报销、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脱贫保”赔付、医疗救助“五道防线”保障,大大降低了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今年 ,共为 1075人兜底医疗费用 274.9万元。
渭滨区 438户贫困户家中有学生532人。区上制定了《渭滨区教育***实施办法》,在全面落实普惠性学生资助政策的同时,提出对贫困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精准帮扶,基本实现贫困户子女从小学到高中 12年教育不花钱,幼儿园、小学生活补贴全覆盖,对考上大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实现了贫困家庭学生全学段教育资助、生活补贴和助学金政策全覆盖,共发放助学资金 115万元。
五提升助推农村大发展
渭滨区着力开展“五个提升”工程,同步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加强等工作,全面推动农村加快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赢得群众认可。
从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互助幸福院、安置点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农村生活环境大提升。在 29个村修建水泥路 80公里,全面完成农村公路进村“最后一公里”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室提升改造,推动枣园等 11个贫困村全面达标;完成全区所有贫困户有线电视安装,投资 38万元完成 6个贫困村W iFi热点建设,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方便舒适。
围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合作社、发展龙头企业、做精做优乡村旅游等,着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大提升。支持石鼓农业观光园、刘家槽樱桃示范园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创办农家乐、体验农场、美丽田园等休闲农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蔬菜干杂鲜果、食用菌、中药材等合作组织,吸纳贫困群众,实现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全覆盖。
从推进现有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扶持新发展产业形成规模、贫困村主导产业创出特色,形成“农户 +合作社 +龙头企业”发展格局等方面,推进产业质效大提升。改变散养、散种等分户生产经营模式,引导群众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分享经营收益。加快镇村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农社(超)对接、直供直销等现代流通方式,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高家镇段家磨村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将村里 28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区财政为每户贫困户投入 5000元作为股金,投入 20万元作为村集体股金,目前已培育了 6.4万个菌棒,预计 9月份可实现贫困户股金分红。
推进社会力量扶贫大提升。联系驻区企业包联贫困村主导产业,力促贫困村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全区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拿出 30%的临时人员岗位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动员驻区企业、社会组织、物业公司、医疗机构等吸纳贫困劳动力;鼓励辖区食品餐饮、机械加工、农产品服务等企业创建就业脱贫车间,引导全社会形成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的良好氛围。
推进党建引领大提升。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内建立党支部,形成“党建 +产业”助推模式;鼓励支持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农民党员带头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色产业,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农民党员,每人至少结对帮扶 1户贫困户;对脱贫成效突出、锻炼成熟的后备干部和扶贫挂职干部予以提拔重用;鼓励引导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参加社会实践,助力脱贫攻坚。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外地青年被骗,身陷传销组织无法脱身。6月7日,其家长赶到宝鸡寻求救援,市区中山西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伸出援手,帮忙报警,并协助辖区民警捣毁传销窝,成功救出被困人员。“你是警察吧,帮帮我们吧!”...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