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细细算来,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已经整十年。这十年里,有人选择在假期外出旅游,也有人参加传统纪念活动。相比一些参与度较高的西方节日,传统节日如

宝鸡日报 2017-05-26 15:22 大字
要形式不要形式主义

传统节日咋过,这个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如今能提醒人们传统节日来临的,除了假期之外,就是做节日生意的生意人了。

今年67岁的张苗苗老人,最近几天都会举着陪伴了自己多年的货架,到清姜东二路上售卖香包。“现在眼睛不行了,看不清楚了,只能做几个简单的样子,剩下的都是买的。”指着自己货架上各式各样的香包,老人总是热心地向过往的人们介绍。“你挑的这个是最贵的,你看这颜色多好看,也比手工做的细多了。”老人的话,让打算给孩子买香包的吴浩有了一丝犹豫,“最贵”到底是多贵啊。

“这个七块钱,是最贵的。”看到吴浩犹豫的样子,老人说出了她心里的“最贵”。松了口气的吴浩开始和老人讨价还价,感觉老人在趁着端午节狠敲自己一笔,他忘了就在5月20日那天,他花两百块钱买了玫瑰花,却不认为这是商家的趁机提价。

这就是传统节日今天的境遇。

备受冷落,因为传统节日的形式太少了。

“西方的情人节,中国的七夕节,5月20日的我爱你表白日,“双十一”单身节,现在年轻人的节日多得数不过来,甚至5月21日也快成节日了。我不在乎啥节日,我只关心这些节日能不能跟爱情扯上关系,大家会不会买我的鲜花和巧克力。”做生意的王楚认为,传统节日没有噱头,很难吸引人,他们更钟爱现代节日。

“其实在传统节日里,我们也很尴尬,送花看电影都不合适。就拿端午节来说,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端午节要吃粽子、缝香包、赛龙舟,不会针线没有龙舟,我们纪念节日只能通过吃。”24岁的刘一燕刚工作不久,她对端午节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是从小的教育,让我们感觉传统节日距离我们太远,远不如西方节日来的贴近,毕竟我们能通过消费来感受节日的氛围,可传统节日不行。”

缺少形式,有的地方却多了形式主义。

“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龙舟竞渡便是祭祀习俗。”对于一些地方开展的形式感过强的纪念活动,文化学者李丽琴不太赞同。“龙舟竞渡很精彩,但是这个活动并不适合在北方缺水的地方进行,就像把陕北腰鼓放到江南水乡去,那种尘土飞扬的豪迈气势就没有了,显得不伦不类。还有一些学校开展做香包活动,我认为如果按照兴趣爱好来培养则非常好,但是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香包,就有点不合适了。”

该有些什么形式,该去掉哪些形式主义,需要我们深思。

要融合的不只是精神

“一个民族的节庆活动不但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历史背景,而且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社会心态和文化取向,也就是民族核心价值观。就拿端午节来说,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对于端午节的来历和发展,爱好民俗的龚晓飞记得特别清楚,但同样也有一些不解。“每次说到传统节日,总是先从远古的意义说起,感觉过个节特别沉重,想说爱她不容易。”

传统节日里活动少,说教多,这是传统思维习惯导致的,而且形成了两个对立面。

有人认为,传统节日文化讲求的就是内在精神,不能也不应与当前现代化、商业化的意识形态相结合。这就导致很多纪念传统节日的文化过度关注节日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属性,太强调节日的精神内涵与文化特质,以及节日的教化作用,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参与到传统节日活动中来。这显然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另一种认知恰恰相反。不管是什么样的传统节日活动,追求经济效益总是节日活动策划的唯一目标,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优秀精神属性被极度边缘化,甚至被摒弃。很多地方在活动总结中,总是用综合收入、同比增长等经济数据来概括,对传统节日的价值作用却不会提及。

这两种想法都有些偏颇,在如今的环境下,文化内涵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才是发展传统节日的唯一办法,才能让传统节日所具有的价值最大化。

另一个需要融合之处,更加现实一些。

黄俊庆是外地人,和媳妇都在宝鸡工作,他对传统节日的小长假感触很深。“在很多地方有‘清明议事\’的习俗,大家在清明节前都回到家乡,共同商议本村、本族的重大事情。这就需要在假期安排上考虑让清明节尽量在节假日的后面,让‘清明议事\’成为可能,传统节日才有他的意义。相同的,中秋节就是为了团聚,如果中秋节当天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那人们的行程安排就很为难,中秋节不能团聚,节日就失去了意义。可喜的是,近两年节日安排很合理。”

仪式感中孕育时代精神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套用在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发展上一样合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规矩渐渐没了:以前过年登门拜访被短信拜年所取代,陪父母吃团圆饭被送高档月饼所取代,吃粽子做香包被外出旅游所取代。有一部纪录片中说过这么一段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新衣服失去了吸引力,当年关来临,父母充满期待地问你,想吃点啥,换来的就是一句“随便”。就这样,随便了一年又一年,春节便成了日历上模糊又无聊的一天。

总要有点仪式,才能彰显某一天的不同,比如生日宴会、比如结婚典礼。有一篇针对生活中需要仪式感的评论这么说道:仪式感犹如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倍增器,它让平庸的生命懂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这样的仪式感并不高高在上,他就是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是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是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是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仪式感的存在,才能让传统节日成为我们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

传统文化专家李汉秋曾说 :“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自觉。”

要有这份自信并不难。

其实在社会的进步中,传统节日中所弘扬的精神,都能在今天的社会价值中找到注脚。春节不只有鞭炮,还有尊老爱幼的美德,磕头拜年领红包,这是几代人之间的美好期望;清明不光有诗有雨,还有路上行人步履匆匆,这是一个孝道不加掩饰,思亲可以哭泣的日子;端午不仅是吃好玩好,还是对赤诚爱国心的赞扬,这是一个让人忠心为国、发愤图强的日子。还有七夕,还有重阳……

新闻推荐

受施工分流影响清姜路晚8至9点货车多渭滨交警发布出行提示,建议市民避开高峰期出行,与货车保持安全距离

华商报讯(记者张超)受近期市政工程川陕路综合管廊改造、连霍高速姜城收费站全封闭施工影响,渭滨区清姜路夜间8点至9点货车集中。为了市民出行安全,5月19日,宝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渭滨大队发布出行提示,...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