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秦帝国先祖的第一陵园

西安晚报 2016-05-22 01:17 大字

■韩红艳

我出生在陕西临潼,自小对秦始皇陵园非常熟悉,也知道陕西宝鸡凤翔境内的雍城陵园、临潼芷阳陵园。然而我对甘肃陇南礼县大堡子山上秦国先祖的第一陵园即西垂陵园却不清楚。春节到礼县丈夫家过年,得以去陵园凭古,去探寻大秦帝国先祖的足迹。

2016年大年初一,天空幽蓝宁静,阳光暖烘烘地照在身上,春天的温度在空气中弥漫着,我和家人一行四人从礼县驱车十几公里来到大堡子山。山在嘉陵江的支流西汉水的北岸。从山脚下望上去,大堡子山其实一点都不高,却绵延了十几公里,山遇水而止,像条龙在畅饮西汉水。然而它似乎称不上山,在陕西只能称作类似于“白鹿原”的地方,满山都是土,不见一块坚硬的石头。我有点诧异,自己游玩过的秦岭都高峻硬朗,有坚硬的石头和满眼的绿意。山脚下的牌子上写着“秦西垂陵园”,河水环绕着陵园一路流畅。河面有些地方结冰,阳光下也透着彻骨的寒冷。我们顺着牌子旁边的小土道往上走,能看到一层一层往上的梯田,每层种着整齐的灰绿色松柏,风尘仆仆地立在陵园上,在空寂无人中守护着历史的记忆。可是山太荒凉了,松柏竟然撑不起绿意,满眼都是荒烟衰草。我边走边看,内心的苍凉感油然而生。

我们很快就走到了山顶,上面野草杂生,有弯曲的小径指引着往前走,就能看到大墓,还有乐器坑和人祭坑等。秦公大墓的发现,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礼县一场疯狂的盗墓,让大批珍贵的文物流失海外,让人可惜也遗恨千古。这场劫难却揭开秦公大墓身世,专家根据文物分析其中的墓应该是秦仲、庄公或襄公陵墓。如果墓没有被盗掘破坏,可能会很清楚地知道到底是谁的墓。秦公大墓,规模庞大,远比同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墓气派。

挖掘完毕的墓上面搭建着雨棚,下面是巨大的长方形坑,里面标示出在哪些地方有文物出土,哪些地方是人祭尸骨所在地。墓的坑沿旁边展示着一些这里出土文物的照片,是一些青铜礼器和乐器等,比如“秦公鼎”、“秦公簋”和编钟等。我望着人祭坑的地方,脑海中涌现着祭祀时活人被杀,然后埋葬的场景,男女都肢体屈曲,非常残酷血腥。再往前走,我们看到陵园标示着勘探出的墓葬范围,能看到多处标识,还有好几处待考古的地方。有一处正在挖掘的现场,用塑料布覆盖着。

站在这里遥想历史。秦人埋葬先人时隆重豪华。他们站在大堡子山上,悲戚先人的逝去而落泪不止;或者想着先人的嘱咐,要励精图治一统天下。这个边陲小国民众,他们努力学习周朝的先进文化,开放而进取;和周遭的戎狄民族周旋,练就了骁勇善战的本领。从秦非子到秦始皇,共有三十六位君主,才成就了大秦帝国的丰功伟绩。从偏远的小诸侯国,挺进关中平原,定都到群雄争霸的咸阳,一路开拓疆土,气吞山河。不光是男人,女人也在为国效力。秦宣太后芈八子,她牺牲自己,嫁给义渠君求和,后来攻灭了义渠国,解除秦国西部的忧患,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她死后葬于芷阳骊山,和秦始皇陵离得不远。想来秦国国君能选贤授能,任用商鞅等人,而且依法做事,灭了六国,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惜辉煌之后总是伴随着落寞,秦国只存活到秦二世就灭亡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深刻道出大秦帝国的灭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国没有延续千秋帝国梦,它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历史使命后,很快灰飞烟灭。

沿着一道道山梁走,我们看到削得平整的山梁中间,有不规则的洞,但是比窑洞要小得多,可能是农民挖的避雨或者放农具的浅窑。我们走到铺着碎石子的大路上,路边矗立着一个巨大的旅游牌子,是大堡子山遗址和墓群的分布图以及对遗址总体的规划图,不远的将来这里不再会如此荒凉,游人会纷至沓来,寻古探幽。我们走到山口,站在山的高处,家人说大堡子山西边村庄属于永坪乡,东边是永兴乡,远处一个村庄是永坪乡平泉黄家村,清道光年间村里出过一个叫黄大奎的探花,光耀门庭。

司马迁在《史记·秦本记》中说的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是秦国先祖嬴非子所居,就是现在礼县一带。他们在这里煮盐养马,非子因善于养马而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号称秦非子。那时,这里水草肥美,人们策马扬鞭,激起西汉河水阵阵。耳熟能详的《蒹葭》出自《诗经》中的《秦风》,记载的是秦地的歌谣。《毛诗序》认为此诗是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他死后又葬在大堡子山,所以《蒹葭》有可能描写礼县一带的景致,“水”指的是“西汉水”。《蒹葭》又被认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诗,可见在秦人粗犷硬朗的外表下,内心却那么细腻婉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水悠悠千年过,村民依水而居,生息繁衍,大堡子山在群山相拥中一直沉默不语。人们在山间开垦梯田,辛苦劳作,并没有觉得此山有什么不同。一场考古才得知,大秦秦国是从这里起家,从这里一步步走向咸阳,这里是秦国精神的起源地。我们站在山顶上,遥想当年,叹息历史,多少英雄豪杰,被历史尘封,被黄土掩埋。作为秦人的后代,我为秦人的历史所迷醉。

新闻推荐

全球朱鹮种群数量 突破2000余只

本报讯(记者胡毅)昨日,记者从“朱鹮之乡”——洋县相关部门获悉,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世界珍禽朱鹮全球种群数量已达2200余只,野生种群已自然扩散分布到汉中、宝鸡和安康3市15县;人工种群已发展...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