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田里的阳光传递
——散文集《心田里的阳光》后记杨明劳文学,抚慰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心田充满阳光。不论身在何处,人生的境遇如何,神圣的文学都会给予我们思想的力量、人格的高尚和生命的救赎!一直以来,文学家以文学丰富着自己的人生,崇高着自己的生命……他们不仅是民族奋进的脊梁、人类心灵的牧师,而且是美丽天幕上耀眼的星辰。他们以自己个体化的人生体验,通过一个个独特魅力的文学形象和一段段抵达神明的心灵独白,诠释生命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将集体的无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则同众多的读者一样,在阅读中,安放心灵,体验和张扬生命。在乡村的饲养室里,父亲讲述着自己就着昏黄的油灯读过的《创业史》,而津津有味的听众,则是刚刚将他“批斗"了一场的社员群众。在苹果树地里,听着广播电台播送的《平凡的世界》,大哥二哥们常常被孙少平们的奋斗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城市的高楼里,我以及同我有着一样出身和背景的人们,读《白鹿原》,读《秦腔》,感觉血脉一直延伸到了老家的田野和民族的故土里。我感觉到,虽然,社会生活比文学更现实和更为丰富多彩,社会现实中的每个人物,或卑微或高贵,其实都有心灵的秘史,都是一部厚重的长篇小说,而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作家个性化的体验和艺术的加工创造下,反映的社会生活则比现实更为真实和典型,同时,它又能通过读者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影响读者,影响大众,进一步丰富和促进社会生活。这样,我便愈发地对文学有了一种敬畏。甚至以为,在自己的心里,哪怕对文学有一点点功利的奢望,便是对神明的亵渎了。于是,在业余时间里,我用阅读和写作,释放着自己的情感,抒发着对社会人生和自己真实心灵的感悟,表达着对文学的崇敬和执着。我读先秦的诸子散文,读两汉的《史记》和《汉书》,也读唐宋八大家和明清的小品文;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也读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阅读,使我丰富,滋养我的心灵,涵养我的气质,也常常同现实生活一道激发我写作的灵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丰富的现实生活常常令我激动不已,所见所闻常常激荡着我的情感和思想,我会随手记下这些。而每隔一段的黄昏或是光线暗淡的时分,喧嚣没有了,身边是一片静谧,在静坐、读书或听天籁般音乐的当中,随手记下的这些,便会不断地撞击我的心扉,我写作的灵感会如火山一般爆发。这时,如果不凝神聚力,不把这些提炼概括、想象加工成一篇文章,我就会寂寞难当,痛苦难耐,甚至会消极到人生无望的地步。只有写写才舒服,会成为我此时唯一的意念。而等写完了,舒畅了,便如溺水者刚刚上岸一般,瘫作一团,一点力气亦没有了。这样写下的作品,全是癫狂状态下的产物,虽则自感仙气而灵动,却也毛糙而未经雕琢。此后冷静下来,我便用很长的时间慢慢地打磨它,修改它。这是一个十分精细的活儿,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非常熬人,用呕心沥血来形容我此时的状态一点也不过分。这样,断断续续,发表了七百多篇作品。我感觉,这些作品使我的生活如阳光一般灿烂。前年春天的一天,偶遇某作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就有着密集地交往。当时,我是文学青年,而他,则已是名家。他的一些作品在全国很有影响,我们开文学讲座时常邀请他。他主编的刊物上也发表过我不少作品。这次,他自然地问起了我创作上的情况,我便如实地向他作了介绍。过了没几天,他同市作协的同志来到了我的办公室,阅看了我发表的作品,并建议我能够整理出版。他们说,虽然,现在上网浏览的人多,吃文化快餐的人多,但真正静下心来读纸质好书的人也不少。他们还说,社会需要正能量,而出版好的作品,犹如传递阳光一样,传递的就是正能量。而这个时候,恰逢五弟也在鼓励我。他写的书就很正能量,出版后已是第三次印刷了,而且,在网上的销量还很不错。他建议我从发表的文章中挑选出一部分散文作品,合成一个集子出版。此后,又有许多同志给我同样的建议,尤其是三个人给我以特别的促进。一位是83岁的老人,右手残疾了,他用左手一笔一画地写了两本书。他告诉我说,他要一直写下去,直到写不动为止。而且,写出来了,就要出版,要让更多的人阅读。我钦佩极了。他提高了我对出书价值的认识。还有一位老人,是我以前的同事,年长我差不多30岁。他也在写书,并且部分章节已经公开发表。他说,等到他80岁生日的时候,他要送给后辈儿孙一本书,让他们看看父亲、爷爷的一辈子是咋走过来的。他还说,血脉需要传承,家风、文化和精神更需要传承。发表作品、出版书籍本身就是一种传承。他使我对出书的价值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第三位是个小伙子,进城务工的保安,我在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时认识的。他告诉我,自己最爱读散文,还要努力争取入党。我问他为何要入党,他说,为了往上干。“往上干",多么的富有追求!他的入党动机姑且不论,这种向上向更高目标追求的人生理想,这种不因为身份和工作平凡而放低自己的精神境界,很值得我学习。这又给我的出书加了一把劲。当下,传统正在回归,浮躁趋于冷静,心灵需要休憩,文学则更应该自觉地承担起传递阳光给人温暖的时代责任。母亲当年常常对我们说:“心里有了阳光,才会爱人,也才能得人爱。"她还说:“阳光是暖人的,自个有了,就要传递出去,让大家也能够暖和。"这些,早已深深地扎根在了我的心田,而且一直在不断地影响和激励着我。悲天悯人,大善大爱,柔美的温情和快乐的付出,是充盈在我们心田里的阳光。传递这些阳光,将沉淀在生命深处的记忆和当下心灵的磨砺,这些最为珍贵的情感和足以抵达神明的生命体验展示出来,使人们在感受人性美丽和生命灿烂的同时,也能创造出美丽和灿烂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暖人的过程。《心田里的阳光》的付梓出版,其意旨就在于此。感谢给我生命和最初文学熏陶的父母,感谢给我文学滋养和文学力量的我的故乡、母校和宝钛集团,感谢百忙之中为此书作序的王宗仁先生,感谢为此书的付梓出版付出辛劳的我的家人、同事、文友和赵庆军先生以及团结出版社。你们,将阳光洒满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充满无限的温暖。让阳光永驻心田,让我们永远传递阳光!(作者系宝鸡市渭滨区政协委员,现供职于宝钛集团)
新闻推荐
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本报讯(记者李荣)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全省10个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和韩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66天,平均达标率为51.2%;与2014年同期比较,关中各市(区...
宝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宝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