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创作“四少”现象亟待关注 张翟西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迎来文艺创作百花盛开的春天。那时,反映工人阶级的精品力作层出不穷,尤为吸引眼球的是上海工人作家宗福先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和描写纺织工人、反映国有企业改革的电影《血,总是热的》,蒋子龙创作的中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乔厂长上任记》及后来周梅森全景式描写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长篇小说《中国制造》等一批职工文学作品。它们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可谓好评如潮,轰动全国。从而激励无数工人作家热衷职工文学,笔耕不辍。
一晃,30多年过去了,昔日工人作家之风光,已成美好的往事和回忆。不禁扪心自问:如今,工人作家去哪儿了,职工创作怎么了?
2011年,为了繁荣职工文学创作,咸阳市职工作协成立,拥有会员百余名,同时还创办了大型职工文学期刊《蟒原》,为广大职工搭筑尽展才华的平台。据市职工作协主席石竹介绍,今年他将推出第二部长篇小说《人之初》、常务副主席王海将推出第五部长篇小说《新姨》,工人作家李文德也将推出第六、七部长篇小说《水旱码头》、《大秦商魂》;还有不少新人将出版自己的文学作品集。
纵观这些作品,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过,也有值得关注的“四少”现象。
其一,有影响的工人作家太少。
从职工作协看,全市虽有百余位工人作家(者),能写小说的作家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十来位。大多是文学的痴迷者,偶有作品发表,也只是“过渭河”在省级报刊散见一些诗歌、散文、小小说等篇章,而“出潼关”在国内有影响的期刊发表作品十分鲜见。他们都是业余写作,既要忙工作,又要忙生计,这种状况,很难在社会上形成有实力、有影响的“咸阳工人作家群”。
其二,深入体验生活太少。
在我稔熟的工人作家朋友圈中,不得不提及78岁的李文德先生,他是西北一棉的退休职工,我早年拜读他的作品是上世纪末发表在《延河》文学期刊上描写纺织女工的短篇小说《四个洪书英》、《质量问题》,引起我对他的关注。一天,我从省内一家报端看到一则“工人作家李文德叫卖书稿,为重症母亲筹集医疗费”的消息,颇为震惊和感动,倏忽间,内心又五味杂陈。难道工人作家竟如此清贫、无奈和落寞?然而,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一位工人作家的生存状态。
谈及深入生活话题,不少工人作家(者)讲,客气一点,会认为你只是一个写手,倘若你想到某家单位深入群众,体验生活,寒喧之后,话题仅限于礼节性闲聊,双方均不得“越雷池一步”;不客气的,会把你拒之门外,视为“找岔”、“搜事”之人。走马观花般的体验、采风,显然不行。所以,我们工人作家(者)在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这个起跑线上,就先输了一步。
其三,反映工人和工业题材的作品太少。
我发现,咸阳不少知名工人作家(者),很少撰写工人和工业题材的作品,大多为农村、历史、传记和军事题材。不少人感叹,工业题材不好写,有畏难情绪。
究其原因:一是企业普遍效益不佳,改制的改制,转型的转型,生存艰难;二是工人地位不高,下岗的下岗,买断的买断,几乎成弱势群体的代名词;三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很难写出叫好给力的作品。话虽直白,略为思虑,确有其道。
这些年,从全国来看,反映工人和工业题材有广泛影响力的精品少了许多。早年,陕西省工人作家的杰出代表孙树淦,笔名莫伸,他原是宝鸡火车站货场的一名搬运装卸工,工余创作了短篇小说《窗口》,发表在1978年《人民文学》第一期的头条,后被改编为当时流行的配乐广播剧,一夜走红,《窗口》通过铁路售票窗口这个小小的社会服务窗口,通过生动传神的韩玉楠人物形象,呼唤优良的服务质量态度再回来;呼唤美好的心灵、社会主义同志式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美好人际关系再回来,道出了大家久久郁积在心中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引起社会上广大职工群众的强烈共鸣。
其四,出书太难,精品太少。
近几年,咸阳不少工人作家(者)咬文嚼字多年,梦寐以求出版个人作品集,了却人生夙愿。但出书,经费需自理,出书难,精品少。
2013年,湖北省重点扶持20位工人作家,从他们的作品中选出10部优秀作品结集出版,鼓励一批优秀的工人作家积极关注当代工人的理想追求和现实生活,创作一批反映工人题材的文学作品。此举值得效法。(B)(11)
新闻推荐
撑起医疗服务的一片蓝天 ——市中心医院开展“树公立医院形象,为百姓健康服务”活动速写
市中心医院医疗队在长武县相公镇义诊。本报记者秦凌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患者的夸奖。2014年以来,市中心医院结合公立职能,在全院范围开展了“树公立医院形象,为百姓健康服务”主...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