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监管基础提升保障水平 ——访宝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韩满奎
宝鸡市局执法人员检查保健食品
宝鸡全市现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餐饮单位36700余家,涉食、涉药单位点多、线长、面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工作量大。近年来,宝鸡紧紧围绕“保障公众饮食安全”中心任务,以“管住、管好、管实”为基本目标,以食品药品体制改革为契机,以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为抓手,夯实基层监管基础,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水平稳中向好。
立足实际 大胆探索 构建工作格局
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正处在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与监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监管模式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针对这一现状,宝鸡以食品药品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构建监管工作新格局。一是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树立食品药品安全就是群众健康安全观念,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最基础、最主要、最现实的民生工程,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点面结合,实现全域覆盖。过去,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忽视了广大农村等更宽领域,生活消费等更多环节的安全隐患。在去年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中,宝鸡在全市所有镇、街道办事处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在每个行政村、城市社区聘请食品药品协管员,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直接延伸到基层,在食品药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上,实施全过程监管,形成了从点到面,从农田到餐桌的全域覆盖监管网络。三是专群结合,实现群防群治。食品药品安全必须走“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路子。为此,宝鸡树立“宣传也是监管”的理念,注重利用多种有效途径加强宣传工作,在市级媒体开辟专题栏目,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培训,发放宣传资料,有效地普及了群众饮食用药常识,增强了自我维权意识,营造了“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药品管理”的浓厚氛围。
健全机构 保障到位 夯实工作基础
农村地区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由于监管机构缺失,监管力量薄弱,导致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难以到位。近年来,宝鸡坚持从机构、人员、经费等三个方面入手,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关口前移,增强监管能力。一是健全机构,组织到位。市编办明确将镇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作为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出机构,明确工作人员编制,按市食安办建设标准,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善了工作制度和职责,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镇、村四级监管格局。二是配齐人员,责任到位。为每个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配备了所长,全市落实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编制653个,选拔了一批思想过硬、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人员进入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全县配备行政村、社区食品药品协管员1900名,同时组织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现场指导、带班巡查等。目前这支队伍在农村食品药品知识宣传、日常监管、稽查打假、信息报送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投入经费,保障到位。各县区财政投入资金用于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建设,落实了工作经费,将行政村、社区食品药品协管员报酬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了有监管机构、有明确职责、有工作制度、有办公场所、有监管人员的“五有”要求,确保了镇街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注重创新 完善机制 提升工作实效
为了充分发挥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作用,提升监管实效,宝鸡把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人员、村协管员能力建设作为重要课题,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探索。一是积极创新监管机制。建立食品药品市场预警机制,制定工作流程,一旦发生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按流程处置和防范。推行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筹办人按要求上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镇街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人员、村协管员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完善考核细则,制定工作任务,对镇街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行考核,工作不力的将进行追责。二是积极创新监管措施。建立食品药品企业信用档案,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划分,推进食品药品诚信体系建设,进行行业自律,实行专业监管与自我管理有机结合。三是积极创新监管方式。积极推行电子监管,初步实现了由人工监管向科学监管转变;落实镇街监管所和协管员责任,扎实开展日常监督工作,实现了突击整治向常态化监管转变;推行违规行为定时约谈、群众举报定期跟踪解决等措施,实现了机械执法向人性化监管转变。
新闻推荐
宝鸡市东岭村村委会主任方纪林宝鸡东岭村在村支部党委书记李黑记的带领下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前贫穷落后的东岭村,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集贸易...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