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婆媳亲如母女
人们常说:婆媳关系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碰撞出的旋律也多是恼人的噪音。有这样一对婆媳,她们16年始终演绎着舒心、悦耳的和谐音符,被邻里们广为津津乐道……
本报记者 宋超
家住秦阳社区石油公司家属院的王玉香和张青利是一对亲如母女的婆媳,只要一提起这两个人,就会听到这样的评论:“瞧瞧人家婆媳俩,十几年了相互体谅,以礼相待,一直相处得这么好,真是难得啊!”
带着几分好奇,记者走近这对“明星”婆媳——
体贴媳妇的好婆婆
提起王玉香,邻里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称赞说:“这个老太太不但人好,更是个好婆婆。”
王玉香老人今年已经60多岁了,三世同堂的欢乐,为老人安享天年的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而这几天,刚刚被评为秦阳社区“五好家庭”,让她兴奋不已。在她看来,这项荣誉是对她勤俭持家,爱护晚辈,为人处事的极大肯定。
老人是宝鸡凤翔人,老伴是铁路系统退休干部,膝下有一子一女。提起婆媳关系,老人坦然地笑着说:“这事啊,只要咱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
老人的儿子是石油公司的一名员工,由于单位效益不好,一直在外打工,儿媳由于患有类风湿疾病,一直在家里带孩子,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老人尽全力帮助照顾孩子,用儿媳的话说:“孩子不见妈可以,不见奶奶不行。”
老人和儿媳张青利生活相处的时间最长,感情也最深。老人自我总结说,自己性格较强,脾气也很倔,但自己是个讲道理的人,这是自己最大的长处,也是她和儿媳16年和睦相处的“法宝”。记得有一次,孙子和外孙闹起了矛盾,老人先对儿女进行了批评教育,之后又对孙子讲道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这看似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可是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一场家庭战争。
她说,虽然有时候有些不高兴和发脾气,但婆媳之间从没有升级到争吵的状况,短暂的沉默后,总是媳妇笑脸相迎,率先打破尴尬的局面,用体贴和温暖化解不愉快,这也让她感到了儿媳的善良。因为相互的体贴、宽容和理解,十几年来,婆贤媳孝的和谐始终围绕在这个和睦温馨的大家庭里。
孝敬老人的好儿媳
提起儿媳张青利,不少人竖起大拇指对她赞不绝口。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媳妇真不错,十几年来对婆婆照顾得体贴入微,这样的儿媳妇打着灯笼也难找。”
两年前,王玉香老人因脑血栓住院,儿媳一直在医院照顾,一天到晚忙里忙外,给婆婆喂水喂饭,伺候大小便,从不怕脏,也不嫌累,就连和老人同一病房的病友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终于可以下床了,生活上也渐渐能够自理了。
记得还有一次,老人因骨刺断裂疼痛难忍,张青利二话不说把老人用电动车推到了医院,背着老人在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老人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回家休养。为让婆婆加强营养,儿媳隔几天就煲鸡汤、排骨汤喂给婆婆喝,还经常给婆婆洗澡、换衣服、剪指甲,婆婆休养了一段时间完全康复了。
每当老人过生日或在节假日,儿媳都会提前张罗一桌好饭,儿孙们也都围在老人身边,想尽一切方法让老人高兴,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张青利看来,婆婆始终把她当亲闺女看待,她也将婆婆当亲娘照顾。在絮絮叨叨中,老人告诉记者说:“儿媳妇经常给我洗头、洗脚,孙子也很孝顺,也知道给我洗脚呢。”
人们常说:“十家婆媳九家不和。”在说起如何搞好家庭和谐关系时,张青利说,家庭成员之间最需要的是互相理解,不要有太多的计较,做人心胸要放宽、互相礼让,对待老人要以孝为先,给老人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气,多一些照顾少一些骂,多一些沟通少一些冷落。只有小家和谐了才有大家和谐,只有家庭和谐了才有社会的和谐。(D)(4)
记者手记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许多变化,但在对待婆媳关系这个问题上,许多人却常常备受困扰。难处的婆媳关系成为现代家庭关系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体贴,就会使生活充满和谐,充满欢乐,相信从王玉香老人和张青利平淡而饱含深情的婆媳关系中,能给人们一些启示。(D)(4)
新闻推荐
家住绥德县吉镇马家渠49岁的马四(化名)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结发妻子竟然和另外的男子登记结婚,“堂堂正正”地过上了小日子。8月6日,马四表示打算将此事诉诸法律。腿脚有点儿跛的马四...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