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临时救助出妙招

西北信息报 2020-05-27 09: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吴树鸣 通讯员赵宝琦)近日,身患大病的眉县营头镇红河谷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福虎,收到眉县民政局下发的2万元大额临时救助金,激动不已。从上报到收到救助金,比以往提前60多天。这是眉县民政局全面优化临时救助工作机制后真实写照。

宝鸡市眉县民政局联合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防返贫中的重要作用。开通了社会救助自助申请暨全流程网上办理平台,在全县86个行政村和6个城镇社区张贴宣传海报,安排专人全天接听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电话。每月收集县扶贫、残联、卫健、教体、信访等部门和各镇街上报的救助线索,及时汇总驻村干部和帮联干部上报的救助信息,开放所有镇街和社区的便民服务大厅,畅通救助渠道。同时,将单次救助一万元以下审批权限下放到镇街,并下拨储备金170万元,提高政策可及性。眉县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席会议,从每半年召开一次调整为每季度一次,及时审批一万元以上大额临时救助。救助中突出特殊群体,对68户急难对象实行“先行救助、后置审批”,政策,支持82户贫困家庭改善生活环境、解决因病因学等造成的困难。召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席会议2次,以“一事一议”的方式救助特殊困难家庭31户,下发大额临时救助金45.3万元。

新闻推荐

基层见闻 “科技保姆”来 致富产业兴

本报记者程立忠通讯员赵宝琦初夏时节,艳阳高照。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猕猴桃园里,种植户刘二劳正给猕猴桃树喷叶面肥。看见农...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