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见闻 “科技保姆”来 致富产业兴

陕西农村报 2020-05-20 05:43 大字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赵宝琦

初夏时节,艳阳高照。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猕猴桃园里,种植户刘二劳正给猕猴桃树喷叶面肥。看见农业技术员张相文走了过来,他赶紧迎上前招呼。张相文问他:“去年猕猴桃收成咋样?”刘二劳憨笑着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去年按‘老皇历’作务折了本,少卖了三四万元。今年一定把‘科技保姆’请进家来指导。”

刘二劳所说的“科技保姆”,是陕西供销猕猴桃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应实际需求,组建的猕猴桃专家团队。他们想群众之所想,汇集省市县三级60多名专家教授,在田间地头、线上线下开展科技服务,向农民推广猕猴桃优选品种、规范建园、配方施肥等“十大关键种植技术”并提供技术托管。开设“猕猴桃微课堂”“猕猴桃大讲堂”“金剪刀技术大比武”等线下线上的科技知识培训。

群众地头出考题,农技专家微课堂来“答卷”。两年来,服务中心开展线下培训800余场(次)、线上培训50万人(次),先后为群众解答技术难题3.8万余个,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科技保姆”。“科技保姆”在田间地头亲自“操刀”,果树冬剪、打尖施肥,手把手传授技术。同时,根据猕猴桃不同生长季节和果树长势实际情况,以及挂果的期望产量等开具“处方”。黄化病用啥药、如何配药、什么时候喷药效果最好、花芽前施什么肥、怎么施等等在“处方”上标得清清楚楚。

眉县横渠镇万家塬村的张列彦,种植10亩猕猴桃已经7年,因不懂技术,收入还不够肥料钱,好几次都萌发砍掉猕猴桃树的想法。去年,请“科技保姆”指导后,专家隔三岔五来果园进行技术指导。张列彦按要领作务,每亩收入达到1.3万元左右。

陕西供销猕猴桃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梁金花介绍,公司现在不但从技术上当“保姆”,还根据群众劳力少的实际情况,提供农机租赁使用服务,开沟施肥、枝条粉碎等,实现果园机械化管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截至目前,眉县已经有5600户农民请“科技保姆”进果园,服务猕猴桃面积1.1万余亩,户均年增收4500多元。

新闻推荐

省政协人资环委调研秦岭范围内城镇垃圾分类处理情况

本报讯(实习记者孙高菊)5月12日至14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围绕“秦岭范围内城镇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赴宝...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