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张载寄女儿

西安日报 2019-09-09 04:33 大字

夜空朗月高悬,窗外凌霄飘香。夜渐渐深了,长安城也入眠了。再深的夜,也有不眠的灯。我静坐窗前,品茗读书。扭头看看女儿,她抱着心爱的“小丸熊”睡得正香。夜如此静谧,心如此安详,不由让人想起关学大儒张载的名言: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宝鸡眉县的张载祠。那一年秋天,我前往太白山脚下的张载祠,拜谒大儒张载。路边一处古朴的院落,门前两株古柏,一方巨石。门楣上书“张载祠”,古柏有森然气象,巨石上刻狂草“动非自外”。

张载祠的前身是崇寿院,张载年少时在此读书,现在经过历代修葺,形成前书院后祠堂的格局。入得门内,一草一木,无不体现着张载的言行;一庭一院,无不彰显着张载的思想。我在祠内静静地看,默默地读,就好像张载引领着我前行。几株芭蕉撑着阔大的叶片,在秋阳中舒展新枝;张载手植古柏历经千载依然遒劲,有飞龙在天之势。大殿正门两侧有一幅醒目的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这是张载对自己的要求,亦是对学子的勉励。

张载不是只读圣贤书的张载,更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张载。张载二十一岁时,西夏入侵,他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打算组织民团夺回失地。范仲淹倾听了张载的陈述,觉得他更应该去做儒生,成就一番大业。张载听从范仲淹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儒家经典,又拜访很多佛教和道教的高僧大德,不断思考参悟。为勉励自己立志求学,二十五岁的张载在书房两侧撰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

睡得比别人晚,起得比鸟儿还早,在张载五十八岁的有限生命中,他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每夜比别人多思考几个问题,每晨比别人多读几本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奋刻苦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著作相继问世,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动非自外”辩证思想的创立,就是在这样的日日夜夜中完成的。

张载设横渠书院讲学,对学子们也是这样勉励的,勉励他们晚睡早起、刻苦用功。现在的我,也是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当然我是万万不敢和张载这样的先贤大儒比的,只是向张载学习,向张载看齐。一个人但凡了解张载的生平及学问后,总是会生发出向上的动力。

期末考试前一段时间,女儿学习上有懒惰松懈情绪,总想抽空看看电视追追剧,刷个微信聊个QQ,看得人真是又恼火又着急。怎么办呢?单纯说教没有任何作用,只会增加女儿的逆反心理。想起去张载祠带回来的图片和资料,就说给她看一些好看的图片。女儿一张张翻看着张载祠的图片,不时问着她感兴趣的问题。芭蕉树下的《芭蕉诗》有新意;“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的对联让女儿明白学习要只争朝夕;“横渠四句”让张载的形象在女儿心目中树立起来。看完图片和资料,女儿起身关了电视,去自己的书房学习去了。

女儿收心后,不再追剧了,也很少刷微信聊QQ,将心思和精力用在了学习上。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要求学生们写写颜色。女儿通过细心观察,以《耀眼的火炬,他们心中的五彩斑斓》为题,描写了西安龙首原地铁站口的残疾人卖唱夫妇,写出了残疾人心中的色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此文发表在陕西一家省级报刊上,引发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

后来和女儿说起张载,说到“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还说到名震天下的横渠四句,女儿很感慨:“这么有学问的人都这么勤奋,那我们更要加把劲呀!”我适时地鼓励她:“真正有大学问的人,都是勤奋刻苦出来的;即便有天赋的人,也需要晚睡早起地学习,这样才能领先于别人。”

夜很深很静,静得让我想起“夜眠人静后”,希望明日依然“早起鸟啼先”。

新闻推荐

5岁童手指被卡轴承中 消防救援人员助其脱困

消防救援人员切割轴承外环记者王晓光摄本报讯(记者王晓光)8月18日晚,眉县一名5岁的孩子在玩耍时就将自己的手指套入...

眉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