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古“仙兴集” ◎杨烨琼

宝鸡日报 2019-05-21 08:56 大字

站在眉县汶家滩的中街村,若说这里曾有一个繁华了200年历史的古集市,就连村里年逾八旬的“老历史”都摇头否认。普通的村落、红砖一体的新潮建筑,毫无一丝古街市的遗存。而我们知道,古人讲名以副实,“中街”之称想来绝非毫无缘由。

在今汶家滩村“中街”东,放置着一个石碾盘,其上刻有“道光九年汶家滩东街置”的字样。道光九年即1829年,也就是说在那时,汶家滩就有个人口不少的“东街”存在着。说人口不少,是因为在那时,碾盘属于大型“磨粉”器具,若人口稀少,是不值得置办这样的大型器具的。

有一个人口不会少的“东街”、有一个至今口头流传且一直作为村庄名的“中街”,依据文化传统中名称的对称性,我猜测:是否还有一个叫“西街”的地方!但是没有找到任何口头流传或是文字承载的证据。

“街”在汉语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两边有房舍且宽阔的道路之地,常指有商贸交易的地方,二是指集市。那么,就目前有证据的“东街”“中街”存在而言,这个地方在道光时期应当是一个规模不小的集市。

这是一个什么集市呢?

据眉县志所载,康熙三年县令梅遇到眉县后的十年中,治理斜谷、赤谷等“九水”,并“开陂坝以资灌溉,教种植以增财用”造福眉地,眉人多受其益。同时,他曾亲自到眉县渭河以北之地勘察、规划,并捐俸募工修建了供灌溉用的“西硙渠”,把旱田变水田,造福百姓;梅遇还“于西硙里半山之上寻有一水源”,“凿石开导,长引通流”引水灌田,“约可溉百余顷”。梅遇修渠灌田的举措,使得“西硙里”粮食增产,人丁旺盛,成为一方富庶之地。加之“西硙里”渡口在明清时期乃当地两处渡口之一,是渭河上连接南北的要道之地。由于此地人来客往,自由交易也比较活跃,于是梅遇便在“西硙里”立市设集,名曰“仙兴集”。

幸存至今、现立于汶家滩东庄王姓祠堂故址的《创修祠堂记》,是清嘉庆二十四年遗物。从其记载可知,“西硙里”即今“汶家滩”之地。那么距东庄西北方向不足百米处的中街、东街所构成的街市不是昔日的“仙兴集”故址又会是什么呢?同时,我在中街北的汶家滩崖王村民小组的北坡找到了梅遇当年踏勘开凿,现在依然流水汩汩、依然在为群众造福的“古泉”。由这些信息可知,今中街、东街之地,便是几近消失在历史中的“仙兴集”故址。

仙兴集为什么只在古籍中留下朦胧的背影,只在石碾上留下只字片语呢?曾在村中担任干部多年的王斌会因多年前参与地名普查工作,他记得好多年前的老辈人说过:汶家滩过去有集市,集市是在同治年间遭了匪患,被一把火烧了。经历此劫难,不仅昔日繁华的仙兴集街市全无,村中人员也仅留下了十之一二。此后一百多年,“仙兴集”只成了人们记忆中的痛点,渐渐无人提及了。

历史总是将曾经的烟雨春秋刻画在金石器具之中,让人们能寻得其迹,使后人知其来由,明白前路。一个在历史中繁华了近200年又沉寂了近200年的“仙兴集”就如一本书,写着那风雨来去,写着那春秋变换,写着那一代代的生生不息,写着那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执着!

新闻推荐

干部任职公示

根据有关规定,经研究同意,现将以下拟任或拟提名人选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武勇超,男,1965年12月生,陕西兴平人,1985年4月入党,198...

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