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支点撬起追赶超越新动能 ——宝鸡市实施PPP项目带动战略纪实

陕西日报 2017-04-29 10:01 大字
  本报记者 刘义 王帅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动能在哪里?宝鸡市在创新发展实践中找到了实现追赶超越的新支点,那就是全力推进PPP项目带动战略。

  宝鸡市率先在全省成功举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会后,至2016年底,已公开推介PPP项目5批,合计239个项目,总投资1009.7亿元;签约实施PPP项目82个,总投资383.6亿元,吸引社会资本9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0.1亿元;进入国家发改委PPP项目库19个项目,占全省入库总量的30%。

  2017年初,宝鸡市成功入选国家级PPP模式成效明显市县名单,成为全省唯一进入该名单的地区。

  思路一变天地宽

  创新发展是宝鸡实现追赶超越的根本所在。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抢抓“一带一路”和关天规划深度实施的重大机遇,在转型中不懈探索,在改革中大胆求新,在创新中奋发作为,促进PPP项目落地生效。市委书记钱引安是PPP项目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多次到项目实施工地现场办公,梳理协调解决难题,推进项目进度。市长惠进才把推进PPP工作抓在手上,要求宝鸡的PPP项目要做到“周策划、月收集、季推介”。常务副市长马赟组织建立市政府PPP项目指导协调制度、问题交办制度、督办考核制度、宣传引导制度,用制度确保项目实施。

  在积极开展宣传培训的基础上,宝鸡市发改委筛选项目,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是聘请国内专家,组织全市PPP项目专题培训班,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多形式组织开展宣传工作。通过PPP项目管理QQ群平台,发布全国全省全市示范项目运行模式、工作流程、合同文本,促进交流学习,加强舆论引导,增进了政府、社会与市场主体、公众对PPP模式的共识。二是根据中、省有关工作精神,制定出台了《宝鸡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国家政策,组织策划了一批适合宝鸡市情的PPP项目,充实了项目库。把建立基础库、意向库、执行库内容纳入县区和市级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三是在征求各县区、各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市2016年总投资187.7亿元的51个PPP项目计划,实现了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2016年全市新开工PPP项目36个,总投资125.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走在了全省前列。

  样板示范带动大

  PPP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创新模式,宝鸡市发改委坚持抓样板示范引导不放松,以大水川作为宝鸡PPP样板项目进行大胆探索,收到了可复制、可学习、可借鉴的推进效果。

  大水川、灵宝峡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位于陈仓区香泉镇,宝鸡市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与陈仓区政府签约后,项目以全域旅游的新思路,以打造全国云端休闲体验度假中心为主题,以聚焦生态旅游资源为高端定位,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在实现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同时,促进了旅游扶贫,改变了过去“输血式”扶贫,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使西山发展步入快车道。项目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农发行陈仓分行以基金投资作为突破口,通过投贷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企业资本金2.6亿元缺口。由于资金充足,项目建设按预期达产达效,实现了银企共赢。项目累计实现投资20.8亿元,景区以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基本完成,灵宝峡景区于2015年9月22日开园迎客,大水川景区自2016年3月26日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20万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3万余个。带动了西山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不离乡土就业增收的愿望。

  大水川PPP项目的成功实施,拉开了宝鸡政企合作的大幕,体现了金融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带动了全市投资的稳定增长。紧随大水川项目之后,总投资29.97亿元的陕甘宁(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在眉县常兴镇杨家村、马家村以PPP模式开工建设,由陕西九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35.52亿元与陈仓区人民政府以BOT方式合作的九龙山景区开发项目开工建设。

  好机制活力迸发

  推广PPP模式,建立激发投资活力的机制十分重要,宝鸡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创新性探索。

  建立培训咨询机制。为加快推进PPP项目的顺利实施,市发改委先后10次聘请PPP项目专业咨询机构,对项目单位领导及主要业务人员进行专业能力精准培训。就PPP项目包装、推进、流程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面对面、点对点、跟踪咨询、答疑解惑和指导服务。对准备实施的PPP项目在方案制定、资金测算、交易结构设定、采购文件的编制等关键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服务和政策支持,确保PPP模式可持续发展。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市政府大力支持企业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盘活社会存量资本,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渠道。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大幅拓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对各县区、市级部门的PPP项目在信息发布、招标谈判、签署协议、设立项目公司以及项目设计、建设、运营、移交、监督等方面涉及的专业性问题,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中介机构在PPP项目的决策论证、资产评估、成本核算、经济补偿、项目融资、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给予支持,实现了项目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专业性、过程的高效性。

  法治保障机制。推广运用PPP模式是一种积极的契约行为,既有效弥补了当期财政投入不足,又对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具有法治意义。宝鸡市把实施的每个PPP项目,都作为强化法治意识、契约意识的过程,当成依法行政的过程。从项目筹划、谈判对接,到合同签订、项目实施,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框架范围内进行,有效防止了以推进PPP之名,行违法违规之实。保证了项目建设中财政资金的规范、高效使用,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

  项目监督机制。为加快推进全市PPP项目进展,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密切关注上级有关政策动态,及时加强沟通对接,细化任务分工,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全力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准确协助项目单位开展资金争取工作,引导督促社会投资主体严格遵守规划、环保、用地、公共服务、价格管理等规定,很好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新闻推荐

眉县槐芽镇“学以致用”促发展

本报讯(记者苏同敏通讯员汪保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眉县槐芽镇把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助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抓手,围绕“学、讲、考、查、做”,精心谋划安排,学做结合,实现了党...

眉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