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奠基铺路 ——陇县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西北信息报 2018-08-09 02:21 大字

书法教室

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的陇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统领,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加大投入,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先后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验收、实现双高双普及国家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县,2015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评估认定,2017年11月,通过省级教育强县前期评估。一件件事实,记录着陇县教育人的拼搏与奉献,一张张喜报,张扬着陇县教育人的追求与梦想,重教兴学,用知识改变命运,让陇县的娃娃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陇县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

用活帮扶政策 助力教育扶贫

陇县二中2017届毕业生王辉是陇县新集川镇李家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至2017年就读陇县第二高级中学,由于家庭人口多、经济收入低,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学校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争取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减免学费,在校期间两项共资助1.23万元,使王辉顺利的完成学业,2017年被上海复旦大学录取;王辉所在的陇县二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像王辉一样的农村贫困学子占很大一部分。近年来,陇县以精准资助,全学段覆盖作为资助贫困学生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四个精准”的要求(即:资助对象精准、预算分配精准、信息管理精准、政策执行精准),同时,让政策既关注到“点”,也覆盖到“面”,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即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零”拒绝、义务教育“零”负担、高职教育“零”学费,大学教育“零”失学。2018年以来,发放各类资助资金2109.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6427人次,为学前一年幼儿免除保育费、建档立卡家庭幼儿发放补助资金,为中小学学生免除课本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补助金;为高中阶段学生免除学费、发放助学金;为县职教中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等一系列举措,彻底消除“因学致贫、因贫致辍”现象。陇县中学的三胞胎考生马陇利、马陇强、马陇英也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他们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家里还有个姐姐,是因学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学校,三胞胎因学习成绩优秀,不仅有学费上的减免,还享受到了每年每人2000元的教育补助。没有了经济上的负担,三胞胎学习很有劲头,再加上高校定向贫困县的招考政策,使得马陇利、马陇英以超过一本线的成绩被西安医学院录取,马陇强以超过二本线的成绩,被西安理工大学录取。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综合素质

走进陇县的校园,你会看到办公楼、公寓楼、幢幢别致,芸芸园丁辛勤耕耘;教学楼,实验楼,栋栋雄伟,莘莘学子奋发图强,的确是一片幸福教育、和谐教育的景象。近三年来,陇县积极争取义务教育薄弱校校舍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学前教育幼儿园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建设资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项目建设,县政府成立教育系统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教育系统项目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管理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定期视察项目施工现场,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教育系统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教育系统实施项目五大类,涉及雅村建设强基校安工程项目、“薄改计划”、城区中小学建设、学前教育推进、普通高中改造项目,项目单体45个,建筑面积12.26万平方米,总投资1.63亿元。全县10个镇29个贫困村30所学校实施雅村强基校安工程,总投资3637万元,总建筑面积52470平方米,陇县中学综合主体楼、实验小学已建成投入使用;实验中学教学综合楼、公寓楼、食堂,县幼儿园、城关镇西城幼儿园正在紧张施工中,投资4800万元的现代教育信息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随着一系列办学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优化,陇县素质教育连年开花结果。“德润陇州书香校园”德育行动全面实施,感恩周、读书月、合唱艺术节等德育品牌越做越大。2017年5月份,陇县参加宝鸡市第三届中小学生合唱艺术节,西大街小学荣获小学组第一名,陇县第二高级中学获得中学组二等奖的好成绩,教体局再次荣膺“优秀组织单位”,崇文中学、西大街小学连续两年获得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涌现出6名“宝鸡市校园读书之星”,1名学生获得2017年陕西省“美德少年”称号。这些年来,陇县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教育设施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陇县教育人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坚定信念。

提高教育质量 打造教育强县

修世上美德明理明志写春秋,读天下益书尚真尚实怀乾坤。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山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各科教学与城市相比差距甚远。但近年来,陇县招聘振兴计划、免费师范、幼教等青年教师430名,输送至各中小学校,为全县教师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极大缓解了教师年龄老化、学科不配套等问题,实施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充分调动了校长及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培养认定特级教师1人,省级教学能手12人,市级教学能手6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7人,县级教学能手274人,名师梯队逐步形成。正是有了这些优秀教师创新的教学思维,在教改、课改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才使陇县的教育质量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一个新台阶。不仅如此,陇县还建立了教师乡村服务期制度,全面推行定期轮岗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深化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果。充分发挥陇县中学、陇县第二高级中学办学特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教育质量跻身宝鸡地区一流学校行列,连续三年在宝鸡名列前茅,为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近年来,陇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县委书记杜长生说:“要均衡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县长赵甲宏说:“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举全县之力,创建陕西省教育强县和宝鸡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实现‘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强教育\’的目标。”随着陇县适龄学生升学率和毕业学生就业率不断提高,青少年不再因贫困而无知、因无知而贫困,山区教育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陇县通过发展教育事业,促进贫困边远地区教育环境、教学质量与城市一样均衡发展,达到教育理念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置科学化和教学管理信息化,让大山深处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为山区教育事业的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杨东世 马金花

新闻推荐

8岁男孩骑自行车玩耍 连人带车坠入渠水中

华商报讯(记者杨宁)7月29日下午,陇县一名8岁男孩骑自行车玩耍,不慎连人带车坠入灌溉渠中,被水冲出50多米后困住,后经救援安全脱...

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