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研究生在陇县当羊倌 瞄的是世界市场空白

白银晚报 2017-11-17 09:48 大字

□杨楠

在人们的印象里,养牛羊的大多是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企业,至于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应该在大城市的研究所、高校等单位工作。然而,在陇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奶羊养殖场竟然吸引了研究生。研究生养羊是否大材小用?对此,在陇县陕西绿能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奶山羊养殖基地工作的技术人员文静说:“我的目标是在奶山羊领域探索出一套成熟的养殖经验,填补世界大规模养殖奶山羊的空白。”

今年29岁的文静是汉中人,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拥有兽医学本科、动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学历,之前在北京一家外企干了好几年,经常到全国各地奶牛现代化牧场做技术指导和研究工作。去年3月,文静得知绿能牧业将在陇县打造亚洲最大的奶山羊基地的消息后,他向企业负责人毛遂自荐,对方非常看好他的复合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经过严格面试后,文静被聘为绿能牧业副经理。

规模化奶牛养殖技术在国内外已经非常成熟,大规模养殖奶山羊不仅是世界难题也是空白领域。甚至曾有专家在牧场筹建之初说:“如果前三个月能把羊的死亡率控制在20%,就是成功。”为攻克这一难题,文静和牧场领导带领技术人员与饲养员,每天起早贪黑,和工人同吃同住,最终羊群前三个月死亡率控制在千分之八。为了专心在陇县发展奶山羊规模化养殖事业,文静在陇县安家落户,今年还报考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繁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养奶牛的一套理论并不能直接转换用在养奶山羊身上,这里大有学问。文静说,在使用羊用转盘式挤奶机之前,大家都认为120个站位的挤奶机应该比100个站位的挤奶机效率高。但实践表明,羊泌乳量少,120个站位的挤奶机使用起来反而不如80个站位的挤奶机效率高;按羊的生活习性和传统养殖习惯,母羊每年10月集中配种、次年三四月进入产羔期,但这就意味着奶粉企业因为没有羊乳来源而被迫停产,造成机器闲置,文静尝试调整母羊配种期,提高受孕率,保证长期供奶。在牧场里,像这样打破常规的科学养殖尝试随处可见,比如羊喝水有监控分析,羊吃草有营养套餐,羊怀孕还要做B超孕检,高效、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保证了羊群的科学养殖、精细管理和规模效应。经过努力,目前,该牧场奶羊养殖规模已达到1.2万只,产奶量每月稳定,奶粉企业冬季里不再停产。之前专家担心的奶羊高死亡率问题,该牧场稳定控制到了1%以下。

(2016年12月27日发表于《宝鸡日报》,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新闻推荐

陕西省五万多贫困人口到公益岗位“上岗”

本报讯(陈晨)仔细把纸张发黄的老档案归类整理,扫描上传到电脑中……37岁的档案管理员赵冬梅干起工作来十分娴熟。不久前,这位陇县杨家坡村的贫困户还在家中务农,如今,经过培训的她已是陇县档案局公益专...

陇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