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宝鸡市中心医院医联体建设纪实
近年来,一种以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引导患者分层次就医的新事物“医疗联合体”蓬勃发展。这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积极实践,是构筑医疗服务新体系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分级诊疗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途径。市中心医院作为宝鸡市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 2013年 12月,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宝鸡市中心医院医疗联合体,通过推进“对口帮扶、技术协作、科室共建”三种模式,搭建了“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管理指导、学科优化、信息共享、后勤支持、双向转诊”七个平台,与全市32家县医院、镇卫生院和省外 2家基层医院,展开了多元化深层次协作。
对口帮扶造血扶智的“助推器”
“对口帮扶”是市中心医院延续传统密切联系基层的有效举措。在 2007年以前,该院就积极响应上级“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号召,与陇县、千阳县、扶风县、凤县等县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组建“医联体”后,更是把“对口帮扶”作为推进医联体建设的有力抓手,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医院不断完善“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坚持把帮扶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与医务人员晋职晋级挂钩,加强组织领导,有力有序推进;不断拓展帮扶内容、深化帮扶内涵,逐步由以技术协作、手术指导、人员带教为主要内容的医疗帮扶,转向双向转诊、科研支持、文化输入、管理融合等全方位多角度联合,努力由“输血带动”变为“造血扶智”。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山区道路造成交通事故多发。车祸造成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恶化快,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须及时就近接受重症监护救治。但因县医院缺乏专业人员,加之设施陈旧,成为挽救患者生命的障碍。 2013年,市中心医院医疗队进驻县医院后,帮助该院成立了重症监护室(ICU),规范各种急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免费接收县医院医护人员到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自县医院的 IC U投用以来,已成功救治患者80余位。
2015年底,一个喜讯让陇县人民医院最为振奋:医院一项科研课题首开先河,成功入选市卫计局科研立项。喜悦之余,大家深知其中凝结着市中心医院帮扶队员的心血和汗水。 2015年 8月,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医师张雷到陇县人民医院 C T室进行帮扶。在了解基本工作情况后,他决定从科研入手落实帮扶任务。县医院缺乏科研经验,张雷几乎承担起全部的科研任务。作为项目合作单位,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从课题设计、研究技术、人员带教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县医院上报的科研项目终于立项。(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这是市中心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医院先后派出 30批共 154名医务人员,常驻凤县医院、陇县人民医院、眉县人民医院、凤翔县医院等 7家县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一批又一批医务人员立足为基层医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尽心尽力传递“对口帮扶”接力棒,为基层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据统计,2014年 10月至 2017年 4月底,市中心医院到医联体成员单位接诊患者 28360余人次,开展新技术 120余项,组织业务查房 2613次、院内会诊 1440次、疑难病例讨论 1173次,开展手术示教 1503次,抢救危重 776人次。
远程诊疗省时省力的“健康路”
现代信息社会打破传统壁垒,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的远程诊疗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专家、访名医,大大减少奔波之苦。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心医院建立辐射全市 43个县医院和镇卫生院的互联互通远程会诊平台,为宝鸡市基层群众构筑起省时省力的信息健康之路。
51岁的李祥祥(化名),家住高新区天王镇,前些天总感觉呼吸不畅,有时连睡觉都会被憋醒。到天王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后,医生怀疑他是慢性心功能不全,需请上级专家确诊。这可让他犯难了,自己腿脚不便,要到市上大医院找专家实在太麻烦,没想到医生的一席话打消了他的顾虑。原来,天王镇中心卫生院和市中心医院搭建了远程会诊平台,可以邀请医院专家远程会诊。在与市中心医院联系后,卫生院张医生在会诊前一天向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闫业军传送了患者的病历信息、检验报告和影像资料。会诊当天,闫主任和张医生通过网络“面对面”讨论患者病情和诊疗情况。闫主任肯定了张医生的诊断,对下一步治疗提出了指导和建议。
“让技术跑,而不是病人跑。”针对基层医技检查比较薄弱的情况,市中心医院还积极推进宝鸡市检验、心电、病理、影像四个信息中心平台建设,让优质医技下沉基层,实现与基层医疗机构检验检查信息共享、诊断诊疗互联互通。
26岁的张静近来脾气差不说,还总觉得心慌得厉害,到陇县人民医院就诊时,医生怀疑她的这些症状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随即为她采血。很快,小张的血液标本被送到市中心医院。医院检验科及时进行了“甲功七项”检查,并将化验结果通过网络传给陇县人民医院,结果显示小张甲状腺功能的确异常。“以前,对于那些我们做不了的检验,病人就要到市上大医院抽血化验,光来回路费就得花好几十块钱。现在好了,我们采血,大医院负责化验出报告,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费用。”陇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兰崇军说。据了解, 2015年 12月,市中心医院与陇县人民医院建立了检验信息网络平台。双方合作以来,共完成检验 1200人次。市中心医院协助开展基因检测、性腺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等40余项检查。
远程诊疗促进医联体内有机融合,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既方便患者,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更让分级诊疗“首诊在基层、康复回社区”重任落到实处。“远程诊疗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得力助手。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市中心医院的专家通过网络及时答疑解惑指导帮助,让我们敢收也能收得住病人,工作起来更有底气。”姜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虎明如是说。
项目支持关键时刻的“及时雨”
“ 56岁,男性,现感胸闷,心肌坏死标志物均阳性。”今年 1月 11日 16时 13分,一份来自眉县医院的患者心电图和不到20字的病情说明,出现在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网络协作微信平台。不到 5分钟,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专家诊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须立即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在县医院医护人员护送下,患者第一时间被转送到市中心医院直接进入介入科,已经准备就绪的手术立即开始,不到 30分钟手术结束。
急性胸痛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堪称生命“杀手”。为了让胸痛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救治,市中心医院成立胸痛中心,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建立协作诊治网络,通过信息平台让胸痛中心专家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病情,确定指导诊疗方案,使胸痛患者在上下级医院无缝对接规范诊治,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这种立足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疾病诊治项目为引领带动医联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是市中心医院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又一有效途径。本着“以实际需求立项,以项目带动协作”的理念,市中心医院通过“科室共建、后勤支持、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等项目开展,密切医联体成员间的协作。
随着医联体建设不断推进,一种由上下级医院专科互动联盟的“科联体”模式应运而生。医院许多科室与基层医院专科携手开展的合作项目纷纷出炉:中医科、口腔科在桥南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专家门诊,神经内科一科定期派专家在铁五处医院坐诊查房;康复医学科派业务骨干到天王镇中心卫生院“手把手”带教指导。骨科除派专人常驻县医院对口帮扶外,科室专家更是有求必应,随时上门指导疑难手术。
科室共建成为基层专科建设的坚强后盾,而后勤支持则是为基层救急帮困的“及时雨”。岐山县医院因锅炉改造停气,医疗器械消毒遇到困难,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加班加点,保质保量为县医院消毒 46锅(次),打包793件,解了县医院燃眉之急;千阳县人民医院层流手术室参数不达标,市中心医院及时派医学装备科业务骨干上门解决问题,同时组织专题培训,有效提高县医院层流手术室标准化管理和维护水平。
除此之外,市中心医院还以培训立项,切实加强医联体内人才培养。医院积极发挥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继续教育基层示范单位和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培训基地作用,借助骨三科和血液风湿病科,两项被全省首批确定的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组织专家团队定期举办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专题培训。全力承担全市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任务,近年来免费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进修学习 600人次,举办专项培训 70余场次。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普外科、骨一科、乳腺科等科室,坚持下基层举办健康直通车巡讲活动,送技术上门,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医联体建设是医疗行业适应医改大局、破解分级诊疗难题的一剂良药,不仅检验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能力,更考验牵头单位组织运作智慧,这既是医改赋予的重担,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市中心医院院长任炜如是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医联体如同一根红丝带,串起医疗行业服务群众的“同心结”,用凝心、集智、聚力为推进医改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11日,市委书记徐启方利用周末,来到陇县、千阳县进行调研。他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根本。全市上下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脱贫攻坚,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精准施策作为决战脱贫...
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