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社区)都有法治指导员基层矛盾就地化解

四川日报 2016-07-13 22:58 大字

“有专业律师当顾问,以后大家能享受更方便的法律服务。”7月8日下午,整理完合同、发票,阆中市七里街道办长青社区法治指导员藤永雷长舒一口气。这一周,藤永雷忙着给社区聘请法律顾问,现在终于落实。

去年8月起,南充推行一村(社区)一名法治指导员制度,全市现配备5181名法治指导员,覆盖率达100%。今年1至6月,共收集法律需求1.2万余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600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万余场次,协助化解纠纷8000余件。“南充村社众多,专业法律顾问难以全部覆盖,法治指导员制度补齐这一短板,成为依法治市的有益探索。”南充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鲲说。

送法上门 学法用法成新风气

给社区请法律顾问,这件事得到长青社区居民一致认可。“有人主动推荐律师人选。”藤永雷说。但过去,在这里开展法治工作并不容易。七里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征地拆迁户多、转业安置人员多,居民法治观念淡薄,习惯依靠民约民俗行事,年年都有涉法涉诉事件。

被选为法治指导员后,藤永雷花大力气进行普法宣传,定期在社区开展“以案释法”、重点法律知识宣讲等活动,还请来文艺爱好者,编排小品、歌曲、快板等文艺节目集中演出。

社区居民凌老太辛苦半辈子,攒下多处房产。因产权问题和儿女产生纠纷后,只能一个人回到山上的旧房居住,摔伤腿也无人照顾。拄着拐杖,凌老太年年往街道办跑,要求协调解决子女赡养问题。藤永雷知道后,一连开了3次法制知识讲座,重点介绍《婚姻家庭继承法》,并组织群众讨论。凌老太的儿女们坐不住了,赶忙把老人接回家。

“这件事对居民触动很深,学法积极性高涨。”藤永雷说,社区现已宣传学习《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10余种法律条例,累计开展法治宣教活动近百次,居民法律意识大大增强。

贫困村法治建设,是法治指导员制度发力的重点。在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学法用法已成共识。这两天,有贫困户带着合同,找到法治指导员何玲。村里的蛋鸡养殖厂投产在即,需签署合同加入蛋鸡养殖合作社,他们想让何玲给合同把关。

为此,何玲从县上请来擅长合同法的律师,逐条逐款解读,“合同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你是否明确个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利益分配如何保障?”……一番解释,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转变观念 依法办事是“硬杠杠”

法治指导员制度刚推行,有的村和社区干部表示不解:“没在基层干过,他们能行吗?”“下面的事情讲法哪里行,还是‘土法子\’管用。”

随着工作开展,这样的观念开始转变。

去年12月,顺庆区新建街道办镇泰路社区综合服务大楼项目主体工程完工,修建商因资金紧张急于拿到尾款,反复沟通无果后,将新建街道办作为被告之一告上法庭。

陈刚是镇泰路社区法治指导员,从事法律工作多年。“承包合同约定,费用按进度结算,主体工程完工后需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在一年内支付尾款。”仔细研读合同后,陈刚据此条款与修建商展开协商,对方最终接受调解。随后,陈刚又联系到相关部门及时展开验收,目前剩余尾款已支付80%。

“平时陷在日常事务,遇到合同纠纷一筹莫展,多亏陈刚提出专业权威的法律解释,才及时化解争端。”新建街道办主任王东平说,这件事让社区干部们坚定了依法办事的决心,“社区将推行会前学法10分钟、干部法律课堂等活动,大家意识到,只有心中有法,说话办事才有底气。”

一年时间,法治指导员们也随之成长。

近日,41岁的高坪社区法治指导员任全民自费在当地电大法律学习班报了名,“光靠‘吃老本\’不行了,居民和干部都在进步。”

南充提出,法治指导员每月提交工作日志,并在年底进行履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有关部门不定期展开检查督促,并为法治指导员开办专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本报记者 伍力

新闻推荐

雹灾无情 人间有爱

陇县慈善协会会长朱江海向受灾群众发放赈灾款本报讯(陇慈)7月18日,一场几十年一遇的冰雹袭击了陇县,杏子大的冰雹倾泻了半小时。“金叶叶"烤烟被打成光杆杆,“钱串串"果...

陇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