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堂前艾叶香马宝学

华商报 2016-06-07 14:57 大字

超市里,各种有关端午的商品集中上架;街道上卖香包、卖绣品的成了一道风景。端午节到了,这让怀旧的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端午节里的许多往事。

要说端午里最神气的还是我们这些孩子。端午头一天,我的节日装备隆重登场。最瞩目的是各式各样的香包。肩膀上是一条“绿色小蛇”威武神气,小蛇背上布制小人眉眼可辨,甚是可爱。粽子、西红柿、小鸟、公鸡、长命锁等各式香包戴在胸前,我的节日因此便有了别样的韵味。除此之外,我的手腕、脚腕也带上了五彩缕,那鲜艳的颜色犹如天边的彩虹。戴上这些饰品,我的心里美极了,常常要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要说我小时候还是贪吃,每到端午母亲总会想办法做些好吃的,炒鸡蛋、炸油饼、臊子面这些都是平常很少吃到的,就这我还不满足,老抱怨母亲过端午不买粽子。

“五月初五是端阳,家家户户艾草香,青青艾草插门窗,辟邪祛病保安康。”这是老辈人的顺口溜。端午这天,母亲早早起床,上山去割艾草。艾草长在屋后的山上。因为每年都去割,所以母亲轻车熟路一会儿就回来了。母亲回来时我们还在酣睡。她脚上沾满了新鲜的泥土,衣襟、裤脚全部湿透。顾不上这些,稍稍收拾后母亲又忙开了。她扫过正屋,抹过了家什器物,再把院子细细扫上一边。忙完这些,母亲额头沁出了密密的汗珠。她顾不上擦把汗,又将这些艾叶分成大小匀称的小束,插上门楣,靠在门侧,依上窗棂。

我们起床时,家里早已被精心打扮了一番。门窗上全是青青的艾叶,家里换上了节日的盛装,院子里飘满了艾叶淡淡的清香,一个节日就这样让普通的艾草扮靓了。全家人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小院里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

“端午节前都是草,端午到来都是药”。端午很快便过,那些被安放在门窗上的艾草也很快干枯。干枯了的艾草不再是家的装饰,我想它们不会再有用场,然而母亲却将这些艾叶齐齐捋下,宝贝似的收集在一起珍藏。等我细问时,母亲说日后定会派上用场。

六岁那年夏天,我呕吐、发烧,病得很重。请医生、打针吃药全家人忙了整整一天我的病情仍不见好转。晚上,母亲拿出珍藏的艾叶,搓成长条,点燃后放在肚脐为我灸了一番。说也奇怪,第二天早上我感觉身体好多了。我知道这是打针吃药、艾灸共同发力的结果。经过这件事,我对艾草有了些崇拜。

后来,读到有关端午的一些资料。初夏时节,阴阳交替,病毒繁殖日盛。艾叶气味浓烈,具有较强抑菌作用。《本草纲目》说:“艾叶气芳香,能通九窍,灸疾病。”将艾叶悬于门上寄托了人们祈愿生活幸福美满,家人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历史的厚重赋予了这个节日太多的寓意,但是对于生活在乡村的我的母亲,她并不知道这些,整天忙前忙后,希望家人幸福平安就是她最大的愿望了。

又是一年端午至,超市里的粽子种类繁多,节日食品一应俱全。在我心里,我还是怀念家乡艾香四溢的端午。我想村子里一定会有戴着各式香包疯玩的孩子,家家户户也一定会挂上青青的艾草,院子里飘满淡淡的艾香。这样的景象深藏在我的心里,一旦唤醒,就非常向往。

(作者简介:马宝学,教师,作品曾发表于《散文百家》、《中华活页文选》等刊物)

父亲的鼾声

曹雪柏

周末,乡下老父亲来了。晚上,妻为他整理好了床铺,可父亲却久久不肯睡觉。

我很纳闷:“是城里太嘈杂喧嚣,还是换了环境有陌生感?”在我记忆里,父亲最大的特点就是倒头能睡啊!

禁不住我的再三询问,父亲像个小孩,嗫嚅着说:“我睡觉打鼾。声音大,怕吵着你们。所以你们先睡,我最后再睡!”

听着父亲的话,我心里酸酸的。这我肯定知道啊,从小就是听着这鼾声长大的。再说,哪有儿女嫌弃父亲鼾声的?父亲的这席话让我心里更不安。

夜更深了,父亲还在房间里吧嗒吧嗒地吸着烟……

聪明的儿子小声说,我们装睡吧!他首先佯装打起了鼾声,小家伙扯着细溜溜的嗓子,还挺像的,时而像涓涓的流水,又像汩汩的山泉……随之,又是妻子均匀而平静的呼吸,这呼吸似乎比平时要夸张很多……我也加入这三部《鼾声奏鸣曲》,我这男低音的加入,和声效果显得更好……

此时,我家一家三口的鼾声时高时低,忽细忽粗,抑扬顿挫;不用排练,不用彩台,演奏的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楼上的房子封闭好,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音响,把一切扩得很和谐。

我一边“打着鼾”,一边听着父亲房间里的动静,脱鞋、换衣、上床……随之就是如雷的鼾声响起来,父亲终于睡了……

父亲的鼾声确实大,气壮山河,儿子蒙起了头。但是,我听着是那么的熟悉、亲切,感觉真好!

在父亲的鼾声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如今,已很少听到这熟悉亲切的鼾声了,可这美妙的声音,如天籁之音,今夜又回荡在我的耳际,带给我们无尽的幸福和遐思……

记得小时候,晚上睡觉,在老家那个土炕上,听着父亲的鼾声就不那么害怕了,有一种安全感。大热天,父亲山上割麦子回来,咕咚咕咚一大碗凉水,然后就倒在炕上呼呼大睡。稍做休息,还要等下午上山继续割麦子。听着父亲的鼾声,我们兄妹几个将臭袜子放在父亲的鼻子上,父亲却纹丝不动,惹的我们哈哈大笑,现回想起来,那时真是不懂事……童年,父亲的鼾声带给我们多少欢乐和笑声。

如今,幸福年代,父亲本该歇一歇,享享福了,但始终放不下家里那片土地。春种秋收,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腰都有些微微驼了。无论我们怎样劝导父亲来县城享享福,听听戏、转转公园,安享晚年,但父亲总是说到城里不习惯。

夜更深了,天上升起一弯月牙儿,月牙儿弯弯正把那个月光洒……

父亲的鼾声依旧,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简介:曹雪柏,宝鸡陇县人)

《副刊》向您征稿

鼓励原创,诗歌、小说、散文、杂文等体裁不限,题材不限,字数1500字以内。

谢绝抄袭、一稿多投。稿件一经采用,将有稿酬奉上。

投稿地址:电子邮箱:2939755944@qq.com;也可寄至渭南市金水路北欧花园酒店405室(邮编:714000)

咨询电话:0913—2071677

0913—2060767

欢迎@华商报渭南记者站的新浪官方微博,与我们互动。

本期主持人:张苗 

新闻推荐

宝鸡首支“飞行医疗队”成立

华商报宝鸡讯(记者李琳)昨日,华商报记者获悉,宝鸡陇县人民医院近日成立了一支“飞行医疗队”,危重病人乘坐专用直升机,仅需35分钟就能抵达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据了解,这是宝鸡市医疗系统成立的首支“...

陇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