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植场出资金和技术,贫困户出土地和劳力,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仪陇枣子沟村:扶贫重在兴产业大户带着干 共建食用菌大棚

南充日报 2016-03-14 07:57 大字

●本报记者 张蓉萍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3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仪陇县光华乡枣子沟村一个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大棚内食用菌长势喜人,62岁的贫困户龚学琼正在自家大棚里给平菇喷水。“汤官太联合村里贫困户建起蘑菇种植场,为我们免费提供材料、菌种,我们则以土地入股,投工投劳,菌子按斤数分成,这可比种地划算多了。”龚学琼笑着告诉记者,她家去年8月拿了半亩田出来建大棚,种植食用菌平菇,按照协议的分红方式,她一个月至少可以获1300元分红。

龚学琼说的汤官太是枣子沟村的返乡农民工,2015年,汤官太与汤联针作为村里先富起来的致富带头人,公开向村里的贫困户承诺:对村里有劳力、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采取由“种植场出资金、出技术,贫困户出土地、出劳力”的方式共建大棚;愿意在大棚内种植食用菌的,由种植场提供材料、菌种,贫困户自己管护,出菇后贫困户与种植场根据所产食用菌的斤数,按照贫困户四成,种植场六成的比例进行分配,贫困户所分得的食用菌可直接卖给种植场统一销售,也可直接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现如今,我们已与村民共建食用菌大棚80个,带动村里13户贫困户种植食用菌。”汤官太告诉记者,参与产业***,对于种植场来说,虽然让出去了部分利润,还担起了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职责,但从长远看,这对种植场扩大生产规模、应对市场风险、降低融资成本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现如今走在枣子沟村,产业毛坯路一路向上蜿蜒,山坡上、黄土地里,樱脆李树苗上挂着开得正艳的白色花朵,路边略瘦的土地上则栽植着核桃树。村民罗正说,从去年8月起,枣子沟村就针对全村农户,采取“业主带项目、出资金、出技术、农户出土地,整村连片推进”的方式,引进川农大教授带动全村农户发展核桃、樱脆李620亩。目前,已经完成项目论证、合同签订。挂果后,三七分成,预计平均每户农户年收入1.5万元,带动农户238户,覆盖全村所有贫困户,形成整村互惠模式。

致富路子多 产业扶贫多样化

枣子沟村虽毗邻嘉陵江畔,却是典型的高旱山村,在推进***和精准脱贫的进程中,村里还争取资金修了2.35公里便民路。“以前山上多是撂荒地,没想到撂荒地还有业主看得上,发展产业还给我们分红。自从产业路通了,儿女们过年回家遇到下雨,我就再也不用准备雨靴在村口等他们回家了。”村民罗廷章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枣子沟村除发展食用菌产业外,还带动贫困户养鸡、栽植核桃,找到一条条实实在在的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如针对没有劳动力,养殖无资金、无圈舍、造血功能低的贫困户,村上采取“业主大户托养、帮扶资金支持”的方式,引进泸州业主李钿投资150余万元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帮助汤涵等8户贫困户托养生猪17头,每头定额分红100元,每年分红两次,户均年可增收400多元,让贫困农户不直接参与生产也能实现收益,形成定额分红模式;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年龄较大、体力弱、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对象,则采取“大户出技术、管销售,贫困户出土地、抓管护”的方式,由种植大户带动罗小平等5户贫困户,发展75亩苗木种植,按出苗每株1元给予管护费,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此形成管护付费模式。

现如今,该村已有10户农户返乡,准备发展草莓基地等现代农业,开办农家乐。“村里路通了,又有实实在在的产业带动致富,今后的日子一定会更红火……”对于枣子沟村的变化和前景,村民罗廷章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旅游+扶贫树立全省扶贫开发新标杆

"target="_blank">●余剑黄浩礼仪陇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重点县,该县坚持把旅游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依托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营销渠道,通过旅游市场的激励和带动,大力发展旅游业...

陇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