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陇县积极推行土地“四种模式”流动 土地流转催生农业“规模效应”

三秦都市报 2015-07-21 09:57 大字

围绕已有规模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业,陇县近来积极探索土地集中流转新模式,催生了农业“规模效应”,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与农民增收。

作为山区农业县,陇县现有耕地54万亩。近年来受粮价走低、劳动力外出,以及缺乏科学种植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种地积极性有所下降,个别地方还出现了抛荒现象。为此,陇县因势利导,按照“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奶畜向小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思路,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出台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暂行办法,引导农民进行合理流转土地,促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在土地流转中,该县积极推行土地“四种模式”流动。其中,“公司+基地+农户”带动模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合作社+农户+基地”带动模式,则是政府按照群众意愿、市场前景、自然条件三大要素齐备的要求,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基地。“能人带动”模式,充分发挥能人头脑活、关系广、会促销的优势,鼓励扶持能人参与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政策促动模式,是县镇两级为了保证土地流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种养大户、示范园区建设,对推广先进技术、选用优良品种、建设温室大棚、畜牧小区、优质示范园等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农户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连片、集约、规模经营,催生了农业“规模效应”。正如陇县“众鑫”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葛建军说,该合作社100多户群众自愿“托管”土地388亩,这些土地流转后集中连片,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大型农机派上了用场,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同时,规模经营的小麦连续两年获得高产,最高亩产达到520公斤,平均产量413公斤。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达6.8万亩,其中,流入农村专业合作社1.8万亩,流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3.4万亩。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与资本、技术的合理配置,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奶畜、核桃、烤烟三大特色产业规模均居全省第二。土地流转后,原来分散经营的劳动力,成批转移到第三产业或外出务工,目前全县输出劳务近8万多人,年可创收10亿元。通讯员梁会平

新闻推荐

《儿子欠农民工工资父亲欲卖房替儿还债》系列报道 安康6农民工致电本报要给诚信老板打工

几位农民工看本报关于王新瑞父子的报道本报记者代泽均摄王师傅夫妇整理房间王师傅夫妇整理房间“记者同志,你们报道的诚信门卫王新瑞,他儿子王辉今年要是揽下活,我们几个老乡都想跟他干,有这样的讲诚...

陇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