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麟游:在追赶超越中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阳光报 2017-05-26 04:10 大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近年来,麟游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创建市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为抓手,以强县必先强教的大决心、大勇气追赶超越,不断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使全县教育得到了大发展、大变化,为如期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吕新虎 记者 张伟 赵小康

  创新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教育理念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麟游教育人树立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真正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把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大力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积淀深厚文化底蕴,提升办学品位,陶冶学生情操,培养绿色观念,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

  麟游县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职能改革和管办评分离改革,切实解决了检查评比多、随意性强、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充分发挥学校自主办学的能动性。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回应学校办学需求,从学校反映最多、师生愿望最迫切的事做起,在教育教学指导、质量检测评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学校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办学治校上。麟游县财政专项预算,设立了校(园)长奖励基金和优秀教育人才奖励基金,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努力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麟游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为教育内容注入了更多现代教育元素。全县目前开发校本教材300余种。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麟游县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按照“一小两多三实”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形成了“一行动”确立主线,“两实践”检验成果,“三评选”模范带动,“四平台”自我教育,“五强化”巩固提高的德育工作模式,收到了德育行动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良好效果。

   培养新型教师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现代化

  教师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麟游县通过校本研修、影子培训、名家讲座等形式,聚力“会教育、会教学、会研究、会创造、会沟通、会决策”等六项现代教师必备能力,旨在培养全能型现代教师。县上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功能和优势,坚持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前沿新成果等,帮助教师构建多元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充电”、“加油”,进行不间断地持续“充电”,造就造血功能,激活源头活水,消除教师一劳永逸、一学定终身的错误思想。大胆尝试捆绑式综合评价,不以学生的单科成绩评价学生和教师,而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情况将所有任课教师捆绑评价,旨在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各校教研活动不仅开展教育教学研讨,而且开展沟通技能专项训练,让教师学会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等不同文化层次、年龄层次的人进行高效多向沟通的沟通技能和艺术。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继“十二五”全县投资4亿余元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2016年,麟游县再谋划实施职教中心实训楼、宿舍楼、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全面改薄”、校舍维修改造等教育建设项目53个,总投资8686.84万元,全县办学条件再次优化升级,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2017年,麟游县再投入3000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提升项目,为快捷便利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方式提供了技术保障。

新闻推荐

聚焦陕西脱贫攻坚“麟游模式”系列报道之三 麟游 一场正在经历的美丽嬗变 ——互助脱贫模式:突显“十户一体”效应

  麟游脱贫攻坚战中,复活了一个词汇——“互助组”,一个广泛应用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词汇,去年至今,已成为麟游干部群众中再度叫响的热词。  针对“贫困户”,诞生“互助...

麟游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麟游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