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为劳动者讨个“说法” 扶风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维权接待侧记

陕西工人报 2018-12-24 06:46 大字

“同志,我想反映个事情:真没见过这样的老板,干活时把你当人使唤,受伤了就踢皮球,不想管了,太气人!”

初冬的一天早上刚上班,宝鸡市扶风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桌面资料,一对神色焦虑的外地小夫妻急匆匆踏进办公室,进门就说起他们的遭遇。

“先别急,喝口水,缓缓气,慢慢诉说你们的委屈,看我能帮你们什么?”工作人员放下手上的活,连忙热情地迎上去,给他们让座、倒水,耐心倾听这对小夫妻的诉说……

原来,37岁的长武县小侯夫妇,跟随胡某在扶风县城新区一项目工地干架子工。年前,小侯在干活过程脚部受伤,经过住院治疗,现仍在恢复期,后期也需继续手术。工地负责人支付了小侯住院医疗费用后,提出给他们2万元一次性补偿,后续费用再与工地无关并解聘了他俩。小侯夫妻感觉赔偿有点少,便前来咨询相关政策。

听了小侯的诉说,仲裁院工作人员安抚好他们的情绪,从公正、中立的角度为他们讲解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告知申请劳动仲裁的一些法律风险,与他们共同分析合理维权的代价。

“胡老板,听说你和小侯是同乡,总不能对小侯受伤的事再不管吧!在工地受伤的赔偿依据和标准,相信你也清楚,我希望通过你的努力,能坐下来协商解决,真不愿看到你们打官司。”当得知小侯与包工头是同乡同村,结合小侯的伤情,工作人员建议他们通过协商解决待遇,并当场给工地负责人电话阐述相关法律规定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促使双方化解纠纷。

“小侯受伤治疗中,工地上已花费不少,我们都认了,但这事终归得有个了结。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们接受你的建议,愿意给小侯合理的赔偿。”经过工作人员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工地负责人最终答应给小侯一个满意的赔偿。

“在我们外乡人打工无助时,能得到你们的热心帮助,我们非常感谢!”小侯两口临走时满怀感激。

一个小小举动,化解双方恩怨。像这样的小故事,在仲裁院办公室随时都能发现,在日常接待中时刻都在上演。

公平公正、热心诚恳,化解纠纷、冰释前嫌,是该县仲裁院工作人员始终坚守的信条。在日常的维权咨询接待、仲裁申请审查中,面对劳动者的不解与焦急、企盼与信赖,仲裁院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奏响“一起立、二让座、三倒水、四问答、五送客”的“12345”五部曲,倾听每一位来访者和当事人的诉求与陈述,为其释法明理,帮助其拂去心头阴影,消除其内心疑惑,化解其心里怨恨,和谐双方关系,引导依法理性维护权益。

每当看着一个个满腹怨气而来,带着满意舒心而归的来访者离去,仲裁院工作人员心头一抹幸福感油然而生,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通讯员 魏亚岐 付小会)

新闻推荐

王伯明 浩然正气长存世间 于虹唐志强

 王伯明:秦腔剧作家,戏曲教育家。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七里桥村人。1889年在咸阳天阁村第一义塾任教,增设哑铃体操课,结束...

扶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扶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