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 ——扶风县法门镇马家村扶贫记

陕西日报 2017-06-01 06:50 大字
本报记者戴吉坤

5月27日,记者走进扶风县法门镇五味源酿造厂,阵阵醋香浓郁扑鼻。这是一家年产200吨醋的民营企业,一直吸纳马家村的贫困户到企业就业,厂长白小兵因此被法门镇评选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标兵党员。

近年来,马家村通过土地流转先后建起了光泰农牧生态示范园、白皮松基地、养猪场、养鸡场、酿醋厂,这些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主动承担了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社会责任,常年吸纳30多户贫困户就业,占到全村贫困户的近一半,成为带活贫困户发展的“源头活水”。

记者跟随村支部书记马向贤经过一片绿油油的苗木基地时停下了脚步,他说,这是一片200多亩的白皮松基地,除关键技术外,其他生产都由贫困户来完成。

总投资3580万元,占地650亩,集观光旅游、种植养殖、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光泰农牧生态示范园,去年5月开园营业以来,吸引了周边的游人。生态园董事长王红军告诉记者,一年来,生态园每天用工平均30人以上,一年的务工费用就超过100多万元,力所能及的岗位都安排给贫困户家庭。

在富强牧业有限公司,记者走到正在干活的马维新面前。几年前,一次车祸造成他左腿残疾。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只能顾上自己的温饱,均30出头还没结婚。后来,马维新被安排在这里打工,农忙时间既能照顾自家地里的苹果和庄稼,每月还有固定的1000多元收入。在这个年出栏生猪5000多头的养猪场,每天务工人员近20人,贫困户是优先安排的对象。

马向贤说,摆脱贫困,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产业和就业,让有条件的人变成自食其力的人,把他们依赖的拐棍坚决扔掉。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该村利用16万元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通过一户一业扶持57户贫困户栽种苹果、核桃和猕猴桃,全村78户254个贫困人口通过企业带动,多业并举,形成扶贫工作的“源头活水”。

新闻推荐

46岁扶风女子 七年绣24米长《清明上河图》

  本报宝鸡讯(高媛媛记者程风)“太厉害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人绣成的。”“绣完这样一幅作品真的不容易。”近日,记者在扶风县七星小镇织锦巷广场西侧看到,一幅长24米、宽0.8米的十...

扶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