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平,一腔热血写忠诚

陕西日报 2016-10-26 00:32 大字

本报记者 郭军 通讯员 常春 秦延安

2011年12月2日,病发后他连夜被送进医院,再没能醒来。他,就是扶风县治渭办常务副主任——黄平。

渭河丰富的砂石资源,在砂霸们的眼里竟成了“淘金库”。他们任意开挖、乱开乱采,致使渭河段河道采砂一度泛滥,严重威胁着泄洪安全。为了做好河道管理工作,矗立在渭河岸边的河道管理站,就成了黄平的“家”,27公里的河道便是他的“战场”。

身兼河道管理站站长的黄平,对挖砂提出“变堵为疏”:招标开挖、收取砂石资源费。将原来的几十个砂厂全部取缔,经过招投标,确定3家砂厂,进行规划科学采砂,使乱开乱采的“毒瘤”得以根除。为了巩固成果,他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河道采砂执法队伍。

后来,黄平被调到县防汛办任副主任。其间,每到汛期,他都要24小时值守防汛。10年前的7月,一场高强度暴雨让地势低凹的扶风县城出现严重内涝和人员伤亡。事后,黄平总结经验,为县城架设了一个防汛警报器,填补了县城防汛预警的空白。通过调研、踏勘和查阅资料,他还将原本只有3页纸的防汛预案,修订成一本厚厚的书,使全县防汛度汛预案得以健全和完善,至今仍在沿用。

2011年初渭河整治拉开大幕。按照规划,扶风县渭河段需全线治理,建设堤防27.3公里。最初,由于工程建设缓慢,扶风县受到全省点名批评。紧要关头,黄平被任命为县治渭办常务副主任,挑起了全县治渭的重担。

为了赶上治渭建设进度,一年365天,黄平有300多天都在工地上……他在武汉上大学的女儿,等了一个暑假都没能见上父亲的面。

夏季,降雨隔三差五,严重影响到渭河堤防建设进度。上涨的河水,使得砂石料来源异常紧张,堤防上又满是泥泞,施工非常艰难。黄平便采取多开料场、抛石压淤的办法,吃住在工地,带领大家加快施工进度,使一个原本“治渭”排名落后的县一跃成为全市先进。

当年11月底,宝鸡市在扶风召开现场会,拉开了沿渭县区治渭劳动竞赛的序幕。

冬日,渭河滩上,寒风凛冽。在治渭竞赛中,黄平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累得腰都直不起来。11月25日,黄平觉得浑身酸痛,开始发高烧。12月2日,处于昏迷状态的黄平被送进了医院。但医生遗憾地说:“来得太晚了,耽误了最佳治疗期。”

2011年12月17日,由于劳累过度,带病工作,病毒迅速扩展到黄平全身毛细血管。最终,出血热并发脑溢血,夺走了黄平年仅46岁的生命。

青山埋忠骨,渭水祭英魂。12月21日,数百名干部群众为他送行,男人们泪如泉涌,女人们失声痛哭。

英年早逝渭水呜咽,风风雨雨倾其毕生。黄平把一腔热血和宝贵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扶风水利事业。

新闻推荐

陕西(杨凌)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举行专场推介

本报讯(记者程伟)11月7日,陕西(杨凌)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专场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杨凌会展中心举行。杨凌示范区陕西省建设领导小组专职副组长张光强出席。省农业厅、省发改委分别介绍了《省政府...

扶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