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解后顾之忧,二解无钱之难,三解缺劳之愁,四解资金之困: 有“互助组”脱贫不愁 ——麟游探索“互助脱贫”模式调查

陕西日报 2016-07-15 17:57 大字

贫困户杨文祥看着即将收获的土豆笑了。

互助组组长任晓飞喂鸡。

贫困户许东升给客商介绍自己作务的西瓜。

本报记者 刘曌琼 通讯员 孟民

“互助组”,这个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叫响的词汇,今夏在麟游县干部群众中再次成为热词。全县探索以贫困户为主体,以产业示范户和带头人为引领,以脱贫工作队为“指挥官”的互助脱贫模式,成为这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向贫困宣战的有力武器。 

“互助组”回来了!

等待脱贫的麟游老百姓这样赞叹。

以精准化将致富的“基因”注入每个贫困户的“细胞”,用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的方式,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列车前行,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县已有千名干部与万余贫困户携手,迈进在扶贫攻坚的征程上,书写了建成小康麟游的生动篇章,也为全省扶贫攻坚探索了新路。

“互助组,关键要在‘互助\’两字上下工夫,这个作用发挥好了,就能使贫困户早点脱贫。”宝鸡市委书记钱引安说。

“互助组,他以互助的形式,为贫困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销售、服务等,是引导、推动贫困户学技术、发展生产的联合体,以此激发贫困户致富的内生动力。”麟游县委书记孙敬虎说。

“互助组,就是让他将贫困户拉着、带着、帮着走上致富道路。”宝鸡市扶贫办主任高锁扬说。

那么,互助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组织形式?它给贫困户提供了什么帮助?贫困户从中得到了啥实惠?近日,记者前往麟游县进行了探访。

 1 土地由分散到集中,解决了贫困户后顾之忧

麟游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六盘山片区县。在全县9.07万人口中,农村贫困人口达1.77万人,贫困发生率在全市各县区中最高。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贫困县“摘帽”的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建设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麟游奠定坚实基础。”麟游县县长李武发说。

瞄准既定目标,全县上下在思辨中弄清了“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用什么方法和形式来扶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达成共识,把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选在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规模小、效益低、增收难度大的卡口上。在贫困户中,全面推行“十户一体”产业脱贫互助组模式。

“‘十户一体\’产业脱贫互助组,就是以村为单位,对有劳动能力和发展产业意愿一致、居住较近的贫困户,每十户左右建立一个互助组,组织带领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镇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县上组建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推进,提高贫困户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麟游县扶贫办主任李文博说。

一场战役的成败,关键因素在指挥部。

麟游县迅速从县级部门抽调三分之一的机关干部组成脱贫攻坚第一梯队,各镇选派二分之一的干部组成脱贫攻坚第二梯队,又从农技、林业、烟草、畜牧兽医等技术单位抽调专业技术干部与外地聘请行业专家和本地“土秀才”组成第三梯队,成立了101个驻村脱贫工作队,直接下到全县7镇82个村,形成县、镇、村三级“金字塔”式脱贫攻坚指挥“大本营”。同时,县上建立了一村一个部门包扶,一名技术员巡回指导,一个互助组一名驻村干部包抓,每户一名干部帮扶的“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各互助组与各镇、各包户干部与贫困户签订脱贫“军令状”,贫困户不脱贫,工作队不脱钩。全县包抓部门和单位成为产业脱贫的急先锋和贫困户脱贫的大靠山。

盛夏,正是麟游县农作物生长、即将收获期。山沟间、半坡上、田野里,到处花香四溢,眼看的丰收挂在人们脸上。

在两亭镇叶家塬村的一条公路边,记者见到了在地膜洋芋田除草的贫困户杨文祥。两手泥巴、满身灰尘的他,顾不得擦擦额头的汗水,指着这块4亩多的“宝贝田”给记者倾吐自己的脱贫计划。

46岁的杨文祥全家4口人,年迈的母亲有病常年卧床,妻子失去了劳动能力,孩子在外打小工。他年年重复种粮,日子过得恓惶,是典型的贫困户。今年,镇村干部经过一番考察,决定帮助贫困户发展地膜洋芋和药材,杨文祥一听爽快答应。

“镇村干部开始动员我种地膜洋芋和丹参时,我担心产下万一卖不了咋办?互助组建立后,有人专门指导咋样种、咋样管、啥时收、往那里卖,我一下子放心了。”杨文祥说。顾虑打消后,杨文祥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平生头一次在自家的地里种了4亩地膜洋芋、2亩丹参、4亩牛子,一下子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说着,杨文祥刨出一窝洋芋给记者看。他说:“再过一两月,洋芋还会长得更大,能多卖上钱。”

山区群众的土地分散,杨文祥12亩地分布在三道梁五条沟里,作务很不方便。开春后,村上多次开会,征求村民意见,将全村55户贫困户几百亩分散的土地流转到平整的大田里、公路边。

“土地集中到交通便利处,脱贫技术指导员好组织好指导。谁家缺劳力,其他户顺手就能帮忙,不用再翻梁爬沟。关键是洋芋、药材收获后,交通便利,客商愿意上门收购。全镇已对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涉及的土地进行了流转。土地流转,是真正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好办法。”两亭镇副镇长关建荣说。

“村干部给我们垫钱买来了洋芋种子,包扶的干部送来了地膜,咱没跑路、没花钱。有这么多人帮我们,有互助组当靠山,今年我一定把地膜洋芋务好,明年还有药材收入,脱贫没嘛达!”杨文祥高兴地笑起来。

常丰镇苏家村张会玲是脱贫致富示范户,今年她在自己的香菇基地里,带领20多户群众作务香菇。50户贫困户以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年底分红。贫困户张晓成与妻子都在香菇基地打工,每天收入140元。他说:“在这里天天有活干,免费管饭,没有花销。小麦收割后,我准备栽几亩核桃,加上在基地打工,今年脱贫没问题。”

今年春播,麟游县拿出828万元给贫困户提供玉米、洋芋、药材种子和苗木。46个互助组与大型超市、蔬菜基地、药材客商等签订了农产品销售协议。

2 鸡苗仔猪免费发放,解决了贫困户无钱之难

麟游县是农业大县,大多土地没有灌溉条件,农民年复一年在“望天田”里耕作,日子仍没有大的起色。尤其是去年到今年玉米价的下跌,伤透了农民的心。但麟游山大沟深,昼夜温差大。怎么致富?怎么脱贫?县上把脱贫的“宝”压在生态养殖上。饲养农家土鸡、农家土猪等成为贫困户脱贫的首选。

贫困户虽有发展产业的愿望,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家庭经济捉襟见肘,想发展又一时拿不出启动资金。怎么办?是等贫困户筹钱,还是包扶干部替贫困户出资,解决他们的难题,麟游县许多包扶部门和干部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九成宫镇桑树塬村是县扶贫办包抓的扶贫点。全村233户近800人,人均耕地超过5亩,贫困户就占到四分之一多。由于土地面积大,家家粮满仓。在选择脱贫项目时,扶贫办主任李文博六上桑树塬,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户座谈讨论,选定了饲养传统的农家土猪。全村23户贫困户一齐加入养猪互助组,12户加入养羊互助组。看到贫困户的困境和他们对脱贫渴望的眼神,扶贫办多方筹集资金5.4万元,从扶风县和永寿县分两批买来了102头猪仔,免费发给贫困户。

许鹏程是驻村工作队的兽医,专门负责防疫防病。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给一户贫困户的小猪查病。他说,他们一人管一个村家畜家禽的防疫。给各家各户都发放了明白卡,家畜有问题,打电话就上门。

“互助组的带头人已经在买猪娃时,与几家客商达成了口头收购协议。到年底,我们也会积极向外推介农家生态土猪。”县扶贫办下派第一书记李录红说。

今年54岁的闫建平既是贫困户,又是养猪互助组的组长,他一次抱回了6头猪仔。

“这几天天气热,我刚把全组的猪娃挨个看了一遍,都欢实的很。兽医给我叮咛了最近喂猪注意的事项,我抽空给各家都通知了。今年我要把这6头猪养好,还要把其他贫困户带起来。”闫建平说,“成立互助组就是好,要在以前,光买猪娃的事,咱一家一户根本找不到交易员。今年开春,咱没花一分钱路费和盘缠,县上就把猪娃送到家,给我们省了好多心。有防疫员操心,有人找销路,我们一点也不犯愁,脱贫信心很大。”

互助组组长人选不是任何人说了算,而是在产业大户、示范户或村组干部中产生。由于一些人不是贫困户,又要带领贫困户脱贫,县上考虑可谓周到详尽。因不是贫困户的带头人或者组长,每年由县财政出资,以奖代补,完成任务的年终奖励1万元。互助组长发展产业优先提供担保贴息贷款,还拥有审定贫困户贷款的签字权、为客商组织货源权、产品销售谈判权。

看到市场上土鸡蛋俏销,单家独户散养的土鸡蛋滞销时,两亭镇两亭村下派第一书记任晓飞大胆决定带动贫困户饲养农家土鸡,有24户贫困户加盟。为打消贫困户养鸡的顾虑,他与村民孙红兵合资建起了一个养鸡场,又注册成立了飞升养殖专业合作社,他被贫困户推选为养鸡互助组组长。他从孵化场拉来鸡苗,在养鸡场先让小鸡适应、搞防疫。他将已长成的3500只大鸡苗送给贫困户。承诺,等三个月鸡产蛋后,每只鸡返还给他10只鸡蛋就行。

“从产的第十一个鸡蛋开始,贫困户就可以赚钱。产下蛋,可以随时交给合作社。从买鸡苗、养鸡技术到鸡蛋销售全由我负责。我要带动贫困户大胆养土鸡,多卖钱,早致富。”任晓飞说,“再有一月时间,这些土鸡就要产蛋。这两天已经产蛋的,蛋大、蛋黄多。”

48岁的卢宝红是村上有名的贫困户,当听到养鸡能脱贫的信息后,他半信半疑。

“以前养过鸡,死得多,活得少,我担心这次养鸡走老路。”卢宝红说,“加入养鸡互助组后,有组长的指导,鸡蛋不愁卖,我一次养了100只鸡。天天一有空,就到沟边崖畔给鸡打青草。我还加入了地膜洋芋互助组和珍珠油杏互助组,今年脱贫问题不大。”

在两亭村互助脱贫模式网格化管理公示牌上,三个专业合作社负责的养鸡、养猪、栽植珍珠油杏、药材、务工和糯玉米等6个互助组,从组长、产业带头人、示范户到帮扶干部、贫困户的名字清清楚楚。在麟游县,每个村上都有这样的公示牌,它将贫困户与脱贫干部紧紧捆在一起。

目前,全县按照种植、养殖、劳务、药材、深加工等类型,已组建了396个脱贫互助组,覆盖4106户、万余贫困人口。截至6月底,贫困户饲养牛羊鸡猪7万多头(只),种植地膜洋芋、中药材、花椒和核桃等1.4万多亩,帮助2400名贫困群众找到就业岗位。

“互助组的核心是将贫困户组织了起来,起到统揽统领的作用,提高农民在种养业中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互助组长也发挥着脱贫政策的宣传员、组织协调员、示范带头员、政策把关员、典型培养员的作用。”李武发说。

3 土地代耕作代经营,解决了贫困户缺劳之愁

麟游县与其他山区农业县一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一族”耕作力不从心,增收的希望渺茫。

常丰镇常丰村人均土地3亩以上,全村绝大多数劳力外出打工。遇到收种庄稼时,家家缺劳力。村支书许新红看到后,与许多农机手商量,将全村30多户的大型农机具全部收编,成立了农机代耕互助组,专门为没有劳力的农户解决耕种难题。

记者在互助组管理流程图上看到,他们划分了业务承接、人力资源、机械调配、组织协调和技术培训5个组,村上统一管理。村民王新虎有一台收割机和一台大型拖拉机,过去在村东干一家活,又要跑到村西给另一家干活,整天在路上跑的时间多,干活时间少,加入互助组后加上油直接往地头跑,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农机手许炳林说:“代耕互助组使我们经营方便了,不用自己找活,平时没活儿时,互助组给我们派,多挣钱不说,一年光少跑的冤枉路节省的油料费少说也有3000元,这是一种无形的增收。”

“外出打工的青壮年,有的一年回来不了一次。为收种庄稼,要请假、花路费,光耽误的工资和花的路费就把几亩地的粮钱花了,真划不来。以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农机互助组成立,今年夏收一下子摘了许多村民的愁帽。”村民许耀锋说。

在常丰村,互助组不仅解决了群众收种庄稼缺劳的问题,还给贫困户垫资购买种子、减免劳务费,群众都说这种互助形式好。

常丰镇已经建立起各种互助组45个,每个都与合作社对接,在示范户和带头人的带领下共同应对市场,贫困户与互助组实现了技术上互帮、信息上互通、作务上帮工的多赢格局。

“互助组使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上有了平台和依托,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带动力比较强,产业大户和技术能手对市场的掌控水平提高了;抱团闯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对市场有了话语权。”常丰镇党委书记马小锋说。

4 金融贴息担保贷款,解决了贫困户资金之困

每年春播时,也是贫困户手头资金紧张的时刻。县政府与几家银行商议后,迅速启动了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担保贷款。

“县政府拿出300万元,在扶贫办设立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担保基金,撬动银行3000万元,专门解决贫困户、脱贫互助组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以政府贴息、无门槛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需要贷款的贫困户拿到钱。”麟游县副县长马霄说。

过去,贫困户小额贷款要由自然人担保,一些贫困户本来经济能力差,要找到担保人也成了一件难事,发展产业的愿望最终因贷不到款而“流产”。在今年的金融扶贫中,加入互助组的贫困户,有发展产业愿望和能力的需要贷款时,只要提出申请,经过互助组长审核签字,镇村和扶贫办审查,不需要另找担保人,而是由县政府担保、贴息。没有了繁琐的环节和程序,贫困户三五天就能拿到贷款。贷款的最高额度可达5万元,期限最长可达3年。

麟游县农商银行成为这次金融扶贫贷款唯一发放单位。扶贫信贷按照“先收后贴、分期补贴、应贴尽贴”的办法实行财政全额贴息。县财政从切块扶贫资金中统筹安排贴息资金,按季度向贷款户兑付利息。同时,农商银行捐赠10万元作为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

现在,麟游县农商银行各基层支行都成立了扶贫贷款组织,有专人负责贫困户的小额贷款申请。

常丰镇常丰村贫困户许东升是个作物西瓜的老手,但播种时,苦于手头没有资金。正当他愁眉不展时,县上启动了贴息扶贫贷款,他一次贷款2万元,购买了种子、地膜和暗管。种了4亩西瓜、7亩日本甜柿子。村上又给他安排了保洁绿化的公益性岗位。

在许东升的地头,滚瓜溜圆的西瓜满地都是,他抱起一个摸了又摸,说:“今年雨水少,西瓜肯定脆甜。最近行情不错,今年脱贫问题不大。柿子挂果了,还能再添补一些,今后日子会好起来。”

据了解,金融扶贫信贷政策启动以来,麟游县已为488户贫困户发放种植、养殖等信用贷款1356万元,政府贴息3万多元。

新闻推荐

“女儿 我车掉河里了 你要照顾好自己”宝鸡女子开车掉进引渭渠 生命最后时刻哭着打了一个30秒的电话 被吓坏的女儿疯了一样往河堤跑 但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

事发引渭渠处,十几根防护墩缺失华商报记者万登峰摄昨日,华商报A06版报道了宝鸡高新区千河镇北坡村附近,一辆雪铁龙轿车疑因雪天路滑不慎坠入引渭渠中,目击者称轿车坠入渠中后,驾车的女士曾大...

扶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