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地广记 方山:祭坛千载通天地 ——圈子墙、积石堆与石塑龙蕴藏的千古之谜
方山33号神庙手绘图。
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
方山33号神庙现状。
供稿/杨长青整理/赵志杰
在对方山的多次实地考察中,笔者将发现的积石堆进行编号。一般情况下,只要多个积石堆连在一起就算一组,少于两平方米的石堆不计算在内,共发现有69组。考虑到统计遗漏及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人为破坏,当年积石堆数量一定多于这个数字。
《礼统》曰:“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方山龟相本身就是宇宙的天然模型,背像天,腹像地,足则像连接天地的维和柱。
方山位于胶东半岛的天地之中,符合观象台要选地中的要求。山上有大量祭坛、石墙和石塑龙,笔者据此推测:方山就是远古一处规模宏大的观象祭天场所,很多积石堆也都是祭坛。
积石堆与石墙构成北斗星形状
在方山山顶平原东西第8大道的东面路南,有一条长约540米的厚重石墙,这道石墙的路北正中,是这段路的最高点。
编号为26号的积石堆因规模大,形体特别,所处位置正好在这段路的最高点,笔者把它视为方山的主祭坛。它长13.4米、宽10米、高约3米,26号祭坛的北面特意向内凹进一块,形似斗勺。石墙东面几十米处偏向南,与边缘的圈子墙相交,指向27号积石堆,与26号积石堆构成北斗星的形状。这道石墙就是指示斗柄了,这就形成了观象授时的标准星象。
《鶡冠子·环流》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星围绕北天极做周年旋转,使斗柄在一年12个月中分别指向12个不同的方向。
《史记·天官书》言:“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这道石墙以斗柄的形象出现,而且斗柄东指代表春分。这道石墙就相当于一条春分日道线或纬线,符合羲仲来测定春分的推论。
沿第8大道向东走向路的尽头,有一个巨大的编号为27号的长方形积石堆构成的祭坛。这个祭坛是斗柄的最东面,与路不呈直角而是明显有意地偏向东南方。登临这个祭坛放眼向东南望去,它的正前方约3公里处就是杨家圈古遗址。
方山圈子墙应该是祭祀建筑壝墙
到方山游玩的许多人都会有个疑问,方山平原内外那些只有一米左右高的矮墙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到北京天坛、地坛、社稷坛参观,会发现天坛的圜丘、地坛的方泽坛、社稷坛这些祭坛的四周也围了一圈矮墙,这圈矮墙有个专有的名字叫“壝(wěi)墙”。壝,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周礼》:“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封其四疆。”这说明,在古代祭坛的四周往往都建有矮墙,作用是用来保护里面的祭坛,这些矮墙就叫壝。
2016年考古专家发掘了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北的血池遗址,在那里发现了秦汉时期使用长达700多年的皇家祭天台——雍畤。在这处祭坛的四周就发现了壝的遗迹,不过这里的壝是用沟来代替,作用是一样的。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就是说黄帝当年也曾经到雍城这里祭祀过上天,说明这种祭天传统源远流长。
方山上有大量远古的祭坛,因此笔者认为方山祭坛四周的这些低矮石墙包括圈子墙就是“壝墙”。
古代祭祀时除了修筑祭坛,还有一种特殊的祭祀建筑“墠(shàn)”。墠是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礼记·祭法》记载:“除地为墠”。《礼记·祭礼》记载:“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
笔者认为,方山上祭坛周围矮墙和矮墙内外修整过的平地,它们就是古代祭祀重要的礼仪建筑——“壝”和“墠”。
方山祭祀建筑遗址北为地南为天
笔者在研究方山祭祀建筑群的布局时,发现方山圈子墙内中心区域的祭祀建筑遗址,以东西第10大道向北到东西20大道这片区域的石墙遗留最明显。
方山祭祀建筑群是古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理论的一种体现。这些路和石墙把方山隔成棋盘状,对照地图,可以看出:古人以北为地,以南为天,所以北面才有大量石墙,形似棋盘。南面是天,故很少有石墙,只有一条石塑龙飞行其中,龙本身就代表春天和春分。
方山上唯一的一条贯穿东西的大道为东西第8大道,正好把方山分成南北两部分,在它的路北有方山最重要的祭坛26号和64号,它们不都正好安排在天地相交之处用以通天吗?
26号主祭坛、64号祭坛都位于东西第八大道的北面,代表方山的东西两方,距离中心的位置相同。既然26号主祭坛代表春分,为祭日所用,那么64号祭坛则代表秋分,为祭月所用。
南北第10大道将方山分成东西两部分,路的南北两头,代表方山的南北。南北第10大道南面尽头为编号10的龙形积石堆,这条路西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石墙,或为天文意义上的子午线即经线。
69号祭坛在南北第11号大路的南面尽头,紧依着外面的围子墙,非常有气势,而这处祭坛正好位于方山正南方。
南北第11大道的北部山坳的路上有65号、66号积石堆,其中65号积石堆呈龙形,这在方山所有积石堆中是很突出的。
东北方向代表性的积石堆有39号、67号、33号和31号石塑龙。33号积石堆是一座远古的神庙,距主祭坛东北约600米。它的外围有几条巨大的石塑龙,其中31号龙头部的圆形祭坛是祭天的,祭祀时寓意乘龙登天,沟通天地。
31号石塑龙的龙头,是一个高约2.9米、直径约12米的巨大圆形祭坛,祭坛东面被圈子墙所围护,由此可以断定圈子墙就是祭坛四周的壝墙。在这处祭坛的外面,有一块半圆形的平整平地,应为做祭祀仪式用,就是墠。东汉郑玄注《礼记·祭法》时说:“封土为坛,除地为墠。”
《史记·封禅书》记载:“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笔者将它和陕西血池遗址雍畤的祭坛做对比后发现,这两处祭坛选择建设的地点很接近,都是在“高山之下,小山之上”。两个祭坛形制非常接近,都有坛、壝和墠。可见,31号祭坛非同一般,它是专门为祭天所设的。
方山西北的中心有片30×30米的方形水泽,让人不由想到《周礼》中“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中所言之“地”。
《礼记·祭义》说:“四坎坛,祭四时也。”也就是说祭祀四时需要两个坛,两个坎。在方山上,26号和64号祭坛一东一西正好是一对坎坛组合。对照方山的祭祀建筑,笔者认为这处水泽就是第二个坎,为了记述方便,笔者将其命名为70号坎。它与正东1700米的31号祭坛,也构成一对坎坛。31号祭坛是冬至日祭天所用,所用70号坎就是夏至日祭地用的,正好对应四时。
方山的正西方为56号积石堆和63号祭坛,63号祭坛东西两边第四和第五大道都有厚实的土石结合的壝墙,它们一起和63号祭坛正北的70号坎构成一个闭合体。《广雅》里说:“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这里的“圆丘”,指圆形的坛,“方泽”也叫“方丘”,指方形祭坛,因坛设于泽中,故名方泽。就是说夏至日这一天要在水中方形祭坛上祭祀大地。笔者推断,这里是夏至日祭祀大地的地方。
笔者认为,方山圈子墙就是古代祭祀用的壝墙,应该代表着天庭的边缘,那些紧贴圈子墙内外的积石堆,可能就是代表着象征中国传统星象格局的二十八宿中的星星,它们与天庭内外大量游动的龙构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天庭。这是在我国现已发现的观象祭天建筑遗址中绝无仅有的奇观。
天圆地方筑神庙
平面为中字形
在方山的正东面,方山平原的东北、主祭台东北600米编号为33号的石堆,是典型的神庙建筑。它基本保存完好,依旧保留着4500年前的风貌。建筑内部空间平面呈中字形,外围呈椭圆形。神庙内部的墙全部用巨石垒成,高约2.2—2.5米,这可是方山所有石墙中最高的了。
《释名·释宫庙》解释:“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说文》曰:“庙,尊先祖之貌。”《礼记·祭法》记载:“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祧,古代祭远祖的家庙,庙祧泛指祖庙。祖庙是先祖的居所,是向祖先祈求吉凶,得到祖先的启示,和祖先交流、沟通的地方。它是方山祭祀建筑中最为神圣、庄严、崇高、神秘的地方,也是方山祭祀建筑的核心所在。
方山神庙主室与两侧室垂直交接呈中字,整个神庙内部空间有70余平方米。它的大门设在南边,在神庙北面靠西设有一个小门,石墙外由泥土依石墙堆成2米高的椭圆形土堆。笔者推测神庙顶部应该是用木材横着搭起,这个神庙主室的宽度也极适合用木材搭建,上面可覆以茅草之类的东西作为房顶,这样整个神庙的外观就会呈现一个半球形。
据笔者考证,这种平面为中字形的神庙在红山文化祭祀群也出现过,它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女神庙,这座神庙与同时期神庙具有一种共同的建筑模式。这种中字建筑形式到底代表着什么呢?是否南门、北门、东侧室、西侧室代表地上四方,也就是“地方”的一种表现?外边的椭圆形土堆代表“天圆”,它像一个天穹覆盖“地方”,这可能是古代天圆地方在祭祀建筑的一种体现。
神庙的内部空间比较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方山蚕场职工种植柞树时,直接将柞树按照正常的株距行距种植到神庙的里面。
方山神庙东面不远处就是31号祭坛和祭坛前面的墠,这样方山上就构成了庙坛墠相组合的祭祀建筑群。在古代,这是国家祭祀才拥有的最高配置,显示出方山祭祀建筑群的卓尔不凡。
探秘栖霞方山⑤
圣霞泉特约报道
新闻推荐
6月10日,宝鸡新闻网记者从2021年全市教育重点工作暨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与2020年保持...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