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播霸屏剧《大秦赋》 探寻宝鸡历史文脉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号 2020-12-18 09:32 大字

“岂曰无衣,秦风再起!最近,陕西文化实力霸屏”;

“《大秦赋》《装台》在央视黄金时段密集热播,一时陕风劲起”;

“《大秦赋》起点极高,又是完全原创的剧本,从创作之初就备受瞩目”……

日前,历史剧《大秦赋》、生活剧《装台》在央视热播,热议不断,赢得口碑和热度双丰收。《北京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部网等主流媒体也纷纷给出高评价。尤其是《大秦赋》,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部饱满、生动的史诗剧;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华夏精神。

宝鸡,是秦文化的发源地,这是众多研究秦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的共识。在《大秦赋》中,观众也时常看到剧情中提到“雍城”“眉县”、《秦风.无衣》等宝鸡的地理和文化元素。

战歌 《无衣》 , 在宝鸡时就已唱起

《大秦赋》里很多剧集的剧情,都出现秦国的士卒、庶人和宗亲唱起《无衣》这首战歌的场面,很是慷慨激昂,是贯穿整个剧的一大亮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无衣》是收录在《诗经.秦风》里的,要理解诗的意思,先得弄明白它的创作背景。虽然目前关于这首歌的创作有多种说法,更多专家认为这是秦军出兵救楚时所作。

《左传》中记载,“秦哀公为之赋《无衣》”。

谁是秦哀公呢?他是秦以雍城为都城时期的一位君主。雍城,就是今天的宝鸡凤翔。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初居雍城”,把国都从平阳(今陈仓区阳平一带),迁至雍城(今凤翔南指挥村一带)。

汉代张衡在《西京赋》中指出:“秦据雍而强。”所以,以雍城为都城,是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从此以后拉开了秦人争霸的帷幕。

秦,以雍城为都城近300年。而“秦哀公为之赋《无衣》”就是发生在雍城的。

春秋时期,楚国被吴国围攻,楚国大臣申包胥跑到秦国来求救。申包胥在城墙边哭了7天,感动了秦哀公。秦哀公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并出兵救楚。这就是历史上“申包胥哭秦庭”事件。有一出秦腔大戏《哭秦庭》,在关中盛演不衰,讲述的就是这个典故。

当然,也有人认为,“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的“赋”并不是“创作”的意思,而是“朗诵”“唱”的意思,所以,《无衣》是在秦哀公之前就有的秦人之歌。

无论怎么评说,但是从这个典故可以看出,《无衣》是秦人在宝鸡时就已经唱响的一首战歌。

秦人牧马于汧渭, 始皇加冕于雍城

《大秦赋》第4集中,秦昭襄王派大军攻打周天子王畿,并且取了象征天子的“九鼎”。当时的最后一任周天子——周赧王悲愤不已,跪在九鼎广场上,哭着仰天大骂:“秦嬴,养马的家奴。”

秦国是当时的诸侯国,而且被其他六国称作“强秦”甚至“虎狼之国”。为何却被周赧王这样骂呢?

这就要说到秦的发展史了,秦是在宝鸡发展壮大的。

西周时期,秦人的先祖非子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重视,因此秦人在关中西部得到了一处发展故地,周孝王命非子在汧渭之间为王室养马。汧渭之间,即汧河与渭河的夹角地带,大致为今天的宝鸡市、千阳、陇县这一带。后来,秦人励精图治,到了春秋时期,已经成为一方大诸侯国。

《大秦赋》的剧情中,周赧王作为周王室的最后一位天子,眼睁睁看着秦人搬走象征周王室王权的九鼎,却没有一点办法,羞愤之下,想到秦人在发家之前不过是为他们周王室先祖养马的,所以,也就只能骂一句“养马的家奴”了,然后,什么都做不了。

其实,今天的我们从秦人的奋斗史可以看出,从牧马人,到建立诸侯国,再不断强大,直至秦始皇一统天下,秦人的历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奋发崛起的史诗!

《大秦赋》中有“始皇加冕”的剧情,这是秦始皇人生礼仪中的重要事件。历史记载,秦始皇加冕正是在雍城中。

虽然当时的秦都已经在咸阳,但是,雍城仍然是秦的宗庙所在地。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到雍城祀畤,行成人加冕礼。

可以想象,旌旗猎猎,秦王嬴政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从咸阳来到雍城后,于蕲年宫(今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村)举行了盛大的成人加冕仪式,标志着他开始“亲理朝政”,可以独自执掌朝政,正式走上政治舞台。

抓住热剧 撬动本地文化旅游

杨烨琼是眉县一名历史文化研究爱好者,最近他也在追剧中,他谈道:作为宝鸡人,看着《大秦赋》,听到剧情中时不时提及的“雍城”“眉县”,感到有一种历史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我也多次去过凤翔。如今在凤翔县有秦雍城遗址、秦公一号大幕、秦穆公墓、秦雍城城墙遗址等历史遗留,在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秦国励精图治的故事。”杨烨琼继续谈道:“相信,《大秦赋》之后,会有一股‘大秦风’吹起,给人以更多的历史文化浸染。两千多年,历史不老;七十八集,风云激荡。”

省社科院特聘研究员、凤翔籍秦文化学者杨曙明告诉记者,他最近也在看《大秦赋》,感触颇深。

杨曙明谈道:“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在今甘肃礼县发展时期;雍秦时期,就是定都今天的凤翔时期,这也是秦的崛起时期;帝国时期,就是定都栎阳、咸阳时期。而雍秦时期是秦发展重要时期,所以,后人说‘据雍而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大秦赋》的热播,撬动宝鸡尤其是拥有秦文化的凤翔、陇县、千阳等地的文化旅游再一次宣传和发展。作为秦文化的发源地,我们应该借助这个大热点,挖掘、宣传宝鸡的秦文化,而且,这里本身拥有众多秦文化遗迹和遗址的旅游资源。”

杨曙明还说,宝鸡正在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秦文化中的“自强不息”“进取务实”的精神正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一脉,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个已经由热播剧《大秦赋》点燃起来的“火炉”上,再次大力推广宝鸡的秦文化旅游。(宝鸡日报记者 麻雪)

宝鸡新闻网最新原创作品:

动画 | 一代大儒张载:开关学 立“四为” 影响中国千年

新闻推荐

凤翔县探索建立公务员平时考核管理平台

阳光讯(记者芮扬通讯员李宁博)为着力破解公务员平时考核“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等问题,宝鸡市凤翔县探索建立了公务...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