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高粱穗铺就致富路 凤翔县陈村镇料地村借助笤帚加工脱贫

三秦都市报 2019-11-23 01:45 大字

本报宝鸡讯(杨芳芳记者董毅)农历十月,走进陈村镇料地村,笔直的村主干道,整齐的村庄。打眼望去,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北方村庄,唯一不同的是街道两侧铺满了高粱穗。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北风吹过,路边的树木落叶纷纷,凉意袭来,路上行人稀少。如果走进村上的笤帚专业合作社,那又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高粱穗摞成小山,数十农户正在搬运、分拣高粱穗,这也就是料地村的特色产业“笤帚制作”。

笤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家家户户的必需品,由高粱穗扎制而成,有扫地的大笤帚,扫炕的炕笤帚,刷锅的小笤帚。料地村发展笤帚产业百余年,制作的笤帚行销十里八乡,过去每逢赶集时节,料地村的笤帚都是大家抢购的对象,料地村也凭借笤帚制作而远近闻名,老辈人常说:蔡阳山的大葱、料地的笤帚,那都是当地有名的特产,笤帚手艺人也很受大家尊敬。不过近年来,社会发展,出外务工的人增多,留在家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料地村的笤帚加工产业发展也比较缓慢。

料地村驻村工作队从驻村以来,一直在探索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全村贫困户致富的路子。通过走访农户,调查研究,他们决定以村上的特色产业笤帚加工为突破口,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充分发挥笤帚加工合作社和村互助基金协会的作用,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鼓励和支持有能力、会经营的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向村民宣传相关产业政策。在2016年原有笤帚加工24户的基础上,统一联系提供加工原材料(高粱穗),寻找更广泛的销售渠道,又动员了14户贫困农户从事笤帚加工,总户数达到38户,目前,178户贫困户692人全部入会。

现在的料地村,通过“合作社+贫困户”“集体经济+贫困户”“经济实体+贫困户”等形式,引领178户贫困户和广大农户在土地耕种、产业发展方面增产增收,大力发展笤帚加工、麻花加工、果业种植、花椒种植、瓦当烧制、粉丝生产等产业。使广大农民依托村级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实体实现“抱团取暖”,农户能在“家门口种自己的地,赚公司的钱”,贫困户每年按股份分红,为长远生计提供了“保险带”。截至现在,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472亩,种植了土荆芥400亩,土荆芥已成熟收割,正在栽植花椒。年底所有贫困户可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实现分红。

新闻推荐

“国际视野”让西安对外经济融入全球大格局

■特派上海首席记者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10日圆满落幕,为期6天的时间里,在宛如一枚“四叶草”的上海国家...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