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年春节诗人苏轼在凤翔写下“馈岁”“别岁”“守岁”组诗,思念家乡和亲人

宝鸡日报 2019-02-22 10:31 大字

 957年前的1062年,25岁的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相当于太守的高级文秘。春节,他想与家人团聚而不得,遥想故乡辞旧迎新的淳朴风俗,苏轼心中油然生出孤寂、悲伤之感,遂一连写下“馈岁”“别岁”“守岁”三首诗,寄给弟弟苏辙(字子由)以表思念之情。

苏轼这组诗的原题为:“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写明了作诗时的心情,以及蜀地春节“馈岁”“别岁”“守岁”的风俗。

其中,“馈岁”里写了蜀地“馈岁”风俗:一年里,人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才让农事得以顺利完成;年底,大家要彼此赠送礼物以示感激和祝福。而眼下,苏轼一人独处他乡,故乡的风俗无人应和,令他生出一种怅然若失之感。“别岁”则是写苏轼对光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友人相别,难有再见之日,光阴流逝,便再也无可挽回,因此,人们在岁末要饮酒吃肉,隆重而热闹地与这一年告别。“守岁”用钻向深沟的蛇来比喻流逝的光阴:除夕这天,大人小孩都彻夜不眠地守岁,然而时光是守不住的,依然会流逝。苏轼与弟弟共勉,要珍惜当下,发奋作为,才能不负光阴,不负年华。

纵观苏轼所作的这组春节诗,都是从故乡风俗写起,继而联想到当下的自己,渲染出由喧闹到寂寥、由欢乐到忧伤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恰似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所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透出浓郁的思乡思亲之情。

新闻推荐

春节期间,宝鸡市公安民警抓住网上在逃人员返乡时机,先后抓获7名在逃人员 特别行动让逃犯无处可逃

偷偷回乡与家人团聚不想还是被警方抓获春节临近,1月27日中午,刚刚回到家乡准备与家人团聚的凤翔男子,在乘车时,不想遇到正在...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