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大年初一音乐家张寒晖带领流亡学生走上纸坊村街道,演唱爱国歌曲
80年前的大年初一,音乐家张寒晖带领东北竞存学校宣传队来到凤翔县纸坊村街头,演唱《骂汪精卫》《三劝》等救亡图存歌曲,宣传抗日。铿锵有力的歌声,引来了纸坊村乡亲们的围观。
对于这群远道而来的东北流亡学生,乡亲们已不陌生。1938年秋天,日军轰炸西安,在西安建立的接纳东北流亡儿童的东北竞存学校,在教育家、校长车向忱的带领下,迁到凤翔县纸坊村。当时,创作革命歌曲《松花江上》的张寒晖正在这所学校里任教。来到纸坊村后,师生自己动手盖校舍,在北山开荒种地,自制墨水、粉笔、“寒晖纸”等。纸坊村乡亲将几处义坟和十余亩荒地提供给学校,让师生们种粮种菜;岳焕老人把自家的造纸设备、一亩空院落、十余间房无偿提供给学校使用。
1939年春节,是流亡师生到达纸坊村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一一大早,车向忱带领师生给纸坊村群众拜新年、唱歌、演戏。张寒晖则召集村里的儿童,教他们唱自己创作的抗日儿歌。在纸坊村七年时间里,竞存师生在周边村庄奔走宣传抗日,抗日歌曲《松花江上》《去当兵》等被广为传唱,抗日话剧《老百姓是抗战的》《大刀王五》给群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纸坊村,张寒晖依靠当地传统造纸术研制出了“寒晖纸”,不仅解决了学生用纸难题,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村民和流亡师生一起造纸,张寒晖创作了《纸工歌》,大伙边制作纸边唱:“清晨起来把麻剁哟,莲花儿落哟,一剁剁到那大晌午……为啥抢占我东三省哟,莲花儿落哟,炮打卢沟害中国……”竞存师生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抗日,如同一盏耀眼明灯,闪烁在西府农村,被称为“国统区的‘抗大’”。
新闻推荐
本报讯2月12日晚,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军旅人生》栏目以《窦荣斌、苏毅:跨越山川去爱你》为题,播出了异地生活了12年的...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