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 灯 笼 □千河

西安晚报 2019-02-17 04:54 大字

糊灯笼,也叫绑灯笼(框架由麻丝绑扎)。专门从事此行当的人,被称为“纸货匠”,他们平日里兼做红白喜事纸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在关中农村,每逢年关,糊灯笼的人就会加班加点糊灯笼,趁早把各式花灯拿到集市出售。应该说,糊灯笼是心灵手巧的技术活,也算是乡村人的一种谋生手段。闹元宵期间,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购买各式纸质花灯。

那时糊的灯笼大体有这么几种:

火罐灯笼。这种灯笼历史悠久,以凤翔火罐灯笼最负盛名。它形似罐子,用芦苇、高粱秆皮编织成韭菜状篾条,直径有碗口大小,高约二十厘米,外裹尺寸大小相同的大红纸,配以用小木板做成的底座,用以执放蜡烛。这种底座在小木板两端打有小孔,用细竹条从两头插入孔内连接,成三十多厘米高的款把,由灯笼底部向上放,拉紧即大功告成。

提篮灯笼。最上边为方形,上中底部为圆形,由各式色彩鲜艳的纸做好的小部件,如花边、花须、花卉搭配、点缀、装饰,同样有款把相配。成品和现如今在古装戏曲、电视剧中看到的宫女、丫鬟在夜间出行时打的灯笼差不多。

动物灯笼。多为以十二属相为原形扎的手提花灯,还有莲花灯、茄莲灯等果蔬灯。是长方形木质结构、用玻璃镜片装饰的豪华型提灯。

糊灯笼的材料,除了有些彩色纸张(红绿黄蓝色为主),特别是金黄色、银白色、雪青色、紫红色等特制纸需购买外,人们大多是用白纸在家里根据所需用的颜色,用土颜料随用随染。其他材料还有小木板、小竹条、芦苇、高粱秆皮篾条、麻线、浆糊等,这些材料大部分是自备,是农家常有的,少部分需要购买,如糊灯笼的剪刀、裁刀、锥子、针头等。

那时候火罐灯和提篮灯的销售量最大。火罐灯笼的用处,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年三十晚饭前,各家各户都会在大门两边角上、房门两边角上以及土地爷、灶王爷、仓神、猪圈、牛圈等处挂上火罐灯笼,听老人说有避邪作用。二是供孩子们闹元宵玩,寓意红红火火过大年。三是在祖坟挂火罐灯笼,以示思念和香火延续。

提篮灯笼主要是满足亲朋好友间的礼尚往来。按习俗,在正月十五前,姥爷、姥姥、舅舅,都要给未成年的外孙、外甥送灯笼;姑姑及姑夫,要分别给娘家、丈人家未成年的侄子、侄女送灯笼;其他亲戚间也有长辈相互给对方家里未成年的晚辈送灯笼的习俗。提篮灯笼华丽、大气,是礼尚往来的首选,人们购买时往往是成双成对,以显大吉大利,好事成双。

糊提篮灯笼比较费时费力,首先要绑扎灯笼框架。灯笼框架上端是二十五厘米的正方形,在中间上下口径处,绑扎与火罐灯笼口径相同的圆圈,以便放手提款把。绑好框架后,就用备好的各式五颜六色的纸质物装饰点缀。上端的正方形除圆口外,要糊上彩色纸,起遮光陪衬作用。方形外围边沿糊上用彩色纸剪裁的花边,上面有如窗花般华丽的图案。方形下方的圆柱状周围,要粘贴上用大红、玫红、粉红、桃红或紫红色纸做好的空心圈。这种空心圈如中指粗,是把彩色纸按比例大小裁块,再斜对角相粘而成。在空心圈上下两端的背后,抹上糨糊,一个一个挨着紧靠,在事先上下绑扎的圆圈上,按实贴牢,贴满一圈后,就形成了中间凸、两头缓慢凹的特效,再在凸现的圆圈上贴一条如韭菜叶般的金黄(白)色带子。为了显示灯的雍容华贵,飘飘欲飞,在下端圆口边沿,还要围贴一圈剪裁的一尺长的花须子,颜色有翠绿、宝石蓝、纯黄、绛红、海棠红等,就像婀娜多姿的女孩穿的裙子。款把还要缠上花纸条,在接口处还会插上两枝精巧的花卉。这样点亮灯内蜡烛后,柔和的光亮会使整个灯笼斑斓多姿,提在孩子们手中,别有一番趣味。

糊灯笼,无须大的场地,只要家里宽敞就可以了。在专门从事这种行当的人家那里,一般是男人编织或绑扎灯框架,女人糊纸品,相互配合完成所有工序。到集市上出售,则由男人承担。在我小时的记忆里,那时火罐灯笼大概卖一角到一角五分钱,提篮灯笼卖四角到五角钱,动物灯笼则贵些。

那时,我们家也糊过灯笼。二哥是个很聪明的人,对糊灯笼独具匠心,无师自通。二哥把糊好的各式大小灯笼,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挑着去县城卖。走在路上,竹竿闪闪晃晃,风一吹,各式灯笼随风摆动。他往街口一站,不到半天,灯笼就卖完了,为紧巴巴的家里增添些许补助。

如今,新材料、新工艺、新造型的各式灯笼琳琅满目,昔日的纸质手工花灯被淘汰了,手工糊灯笼的行当,早已无人问津。

新闻推荐

手工做花灯传承好家风 凤翔县居民欧尚科勤俭过节送礼物

欧尚科给孙子们讲花灯的制作。本报讯今年春节期间,家住凤翔县南环路的欧尚科,用废旧的酒盒制作成花灯送给孙子们,这份特...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