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的那些事儿

宝鸡日报 2019-02-03 09:50 大字

杀年猪、贴春联、逛年集……年年过春节,我们对春节的了解有多少——春节的来源是什么?春节的民间传说为何有多个版本?中国人为何重视春节?在己亥猪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翻阅古籍、求教学者、采访市民,了解与春节有关的二三事。

先秦时期,人们把春节叫“上日”“元日”“改岁”;

民国时期,曾将春节、元旦之名均加给公历一月一日;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起源:春节与西周腊祭有关

“西周腊祭是农人祈求五谷丰登的表现,也是后代春节的原始形式。”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何志虎在《周文化丛书·周礼卷》中写道。腊祭是什么呢?它是天子或诸侯于年终举行的一种祭祀鬼神的仪式,起源于农耕民族的原始时期,到了西周内容逐渐完备、系统。

我国民俗专家段宝林与何志虎观点一致,段宝林曾通过媒体表示,春节的起源与上古时期的腊祭有关。顾名思义,腊祭举行时间在年终腊月,早在尧舜时代便已出现,人们祭祀百神,感谢其保佑,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腊”第一个字义是:古代在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叫作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经过一年的紧张劳动,周人收获了粮食,为庆贺丰收,会以祭礼的形式报答先祖和神灵。年终腊月,谷物归仓,田野寂静,农人得闲。一场大雪之后,周人骑着骏马,奔往森林,一场颇具规模的围猎活动带来丰厚回报,肥美猎物被带回部族,这些猎物作为祭祀用品,进行腊祭。

腊祭谁呢?《礼记》里提到了农业神、河渠神、堤坝神、昆虫神等,甚至包括猫神和虎神。段宝林解释:“过去人们认为老鼠吃粮食,猫能捕鼠,而老虎能吃掉破坏庄稼的野猪,最终让人们获得了丰收。”总而言之,腊祭是通过祭祀酬谢神灵,感谢其为人们带来丰收。

古人祭祀神灵是庄重而热闹的,要唱歌跳舞,其中就有一首西周腊祭唱词保留了下来——《伊耆氏腊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这段腊辞记载于《礼记》中,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能看出主旨是希望农作物不受危害,风调雨顺。

周代以来,岁末的腊祭世代相沿,直至当代,虽然称呼变了,祭祀方式和对象早已移风易俗,但它的文化核心依然在传承,那就是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健康安乐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祈愿。

传说:民间流传的春节故事

与春节有关的民间传说很多,甚至每一种年俗有多个故事版本,除夕夜与怪兽“年”、贴年画由来与门神、祭灶与灶王爷……丰富多样的民间传说故事也是春节文化的内容之一。

西府地区流传着怪兽“年”的传说。据传,“年”是上古时期的一种怪兽,头上有角,生性凶残,居住在深山密林里,每到寒冬将尽、新春来临之时,“年”就会跑出来四处伤害人畜。人们为了防御它掠食,便聚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产生巨响,把“年”吓跑。经过这番折腾,一夜平安无事,于是人们早起相互道贺,拿出丰盛食物,共同庆祝,年复一年,形成了节日,叫作“过年”,吓跑“年”的这一夜,称为除夕。

宝鸡人重视祭灶,“灶神”“灶王爷”是个神通广大的角色,承担着“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的重任。每到腊月二十三,西府家家户户祭灶。关于祭灶的民间传说很有趣,凤翔人刘英霞讲,“灶王爷”一般被安放在锅台所依靠的灶房侧墙上,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善恶,于是,这天人们用芽糖、干粮等物祭祀灶王爷,祭祀时嘴里念叨“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的口诀,嘱咐其到了天上多说好话,让来年风调雨顺,到了除夕,再将“灶王爷”接回家。

在全国各地,与春节有关的传说故事有很多,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传达的情感信息基本一致,那就是传达平安、吉祥、丰收、团圆等愿望与希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文化:年俗百变不离其宗

西周人岁末祭祀、唐朝人春节题笔写贺卡、宋朝人除夕夜守岁……历朝历代的人不断对年俗进行补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春节年俗文化。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有新年俗在加入,有旧年俗在消失,春节习俗一直在变迁中,但无论形式怎样变,春节年俗的文化内涵没变,那就是阖家团聚、共庆佳节、祈愿美好。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这是老西府人口里流传的年俗俗语。在过去的西府农村,人们剪窗花、杀年猪、贴年画、挂门旗、走亲戚、做灯笼等;如今,随着时代变迁,许多旧年俗被新年俗代替,比如不贴传统的窗花、年画、门神、门旗了,年轻人也不蒸年馍、杀年猪了,转而流行微信拜年、扫“福”字、旅游过年等新年俗。有人说年味淡了,也有人说新年俗时尚,其实形式的改变并不会削弱春节的文化内涵,不论是新年俗还是旧年俗,都是年文化的内容,它们所表达的节日情感是一致的。

市民王琰说:“我不抵触旧年俗,也不排斥新年俗。比如我每年会去逛年集,也会去逛超市;我会在看春晚时玩摇一摇抢红包,也会像老一辈人一样提上‘礼当’走亲戚;我会在手机上订外卖,也依旧喜欢吃母亲做的臊子面;我会用手机集‘五福’,也会请村里的文化人写春联……我觉得新旧年俗并不矛盾,自己喜欢就好。”

正如王琰所说,新旧年俗可以进行对比,但不存在对立矛盾的关系,时代在进步,一代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不同,刻意要求年轻人遵循传统年俗,或执着要求老一辈人接受新年俗,都是不必要的。这个时代的可爱之处,正在于它的包容、多元与个性,大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过更惬意、更舒适、更温馨的春节。

如今,春节说的是农历(也叫阴历)正月初一,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被称为除夕(也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沿用的是夏朝历法。其实,各个朝代采用的历法不尽一致,人们对春节的称呼也不尽相同。

中国人过春节的历史已有三四千年,先秦时期,人们把春节叫“上日”“元日”“改岁”等;两汉时期,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为“元辰”“元日”“元首”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岁日”“新正”等。春节的曾用名多达几十个,其中,“元旦”就是春节的别名之一,清朝时,人们就习惯称春节为“元旦”“元日”。

历代春节的日期也不一致,夏朝将孟春的元月(一月)作为正月,商朝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朝又以十月为正月……到了汉朝,在公元前104年,有个天文学家叫落下闳,他可能觉得日历太乱了,不好算日子,就和几个天文学家制定了《太初历》,将当时十月为岁首的规定,改为夏历中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农历,落下闳也因此被称为“春节老人”。

自此,中国人一直沿用夏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采用阳公历(也叫阳历),袁世凯时期将阴历元旦称为“春节”,民国时期曾将春节、元旦之名均加给公历一月一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将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称为“春节”。

新闻推荐

门神 (外一篇) □贝斯

民间以秦琼、敬德为门神,门神画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宋元时期形成习俗,明代广泛流行,清代影响全国,达到鼎盛。至今,尤其春...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