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池遗址登上《光明日报》

宝鸡日报 2019-01-18 09:11 大字

本报讯“《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国家把对神灵的祭祀和通过战争赢得胜利作为头等大事……”日前,《光明日报》文史哲周刊版刊发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的署名文章《血池遗址考古发现与秦人祭祀文化的认知》,再次将凤翔“血池遗址”拉进人们的视野。

“血池遗址”是近年来雍城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它位于古雍城西北郊外雍山上的血池村,总面积达470万平方米,由外围环沟、坛、壝、场、道路、建筑、祭祀坑等各类遗迹组合而成。“血池遗址”是与古文献记载吻合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性质明确的国家大型“祭天台”。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被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荣获“2016年-2017年田野考古一等奖”。

在文章中,田亚岐表示,“血池遗址”印证了古代祭天礼仪的存在,具有证史和补史的作用;“血池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马、牛、羊动物标本,从常规性层面上已经完成了相关DNA、测年、性别、口齿年龄和毛色等标本数据的收集和检测分析;“血池遗址”的发现还有多方位的文化价值……全文在总体把握血池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对“血池遗址”考古发现的价值和意义作了说明。

本报记者王星

新闻推荐

春华秋月总是情 闫瑾散文集《我们在一起》序言

■李喜林闫瑾是宝鸡文坛近年来很活跃的一位青年作家,她的散文和诗歌以其情感真挚和语言柔婉广受瞻目。当她将即将出版的散...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