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 张英锋

宝鸡日报 2018-12-24 10:23 大字

我的老家在凤翔北山脚下,我出生时,家里住的是普通的厦房。它是真正的土木结构,只是土坯墙与地面接茬处有那么两三层砖。

房子的门窗都是木制的,很小,深深地镶嵌在土墙里。门板都由未经加工的木材做成,缝隙大得能伸进手指头。秋淋天,雨水从黑魆魆的房檐上流下来,院落里就会积水,出入很不方便;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里,整个脚就会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里。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80年代,我的两个哥哥外出务工,在宝鸡市区的建筑公司当小工,凭着一身力气和朴实的性格,挣钱贴补家用。我上初中的头一年,父亲与几个哥哥商量着要盖房,随后,几间厦房先后被推倒,用了半个月,五间新房就盖了起来,青砖柱子,青砖挑檐,门板没有了缝隙,窗户变大了,还装上了玻璃。三伏天过后,在知了的鸣叫声中,我们搬进了新居。院子平展了,雨天再不会出入难行,只是那一间半的灶房还“蜷缩”在老地方。

我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都要在院落里转一圈,看看这看看那。2003年,家里第二次盖房,用了两个月时间,三间砖混结构的大房落成,屋顶是机制大红瓦,很漂亮。当时,我们整个村子里的房屋基本都用的是手工制作的小青瓦,用机制大红瓦的也就那么两三家。新房坐东朝西,上首是灶房,父母也住进了大套间。接下来的几年里,两个哥哥都养起了牛,还在地里栽上了苹果树,三哥头脑灵活,修建了沼气池,几个哥哥农忙时就在家种地,收种完毕又外出务工。2009年,三哥又要修房,动工过程中我回了一趟家,阵势庞大。这次的新房是坐北朝南,上下两层共计九间,一砖到底,砖混结构,至今看来依然气派。

改革开放40年,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自来水引进了灶房,太阳能热水器架上了屋顶,朴实宽厚的农村人,手头也都有了闲钱。如果说第一次盖房,是家人不喜欢老屋的低矮和潮湿,那么第二次和第三次盖房,则完全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现在回家,沿着枣凤公路北上,可以看到公路两边的村落里,多数家庭都住上了二层楼,白墙红瓦,很是壮观。住房的变化,是农村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已近60岁的我,亲历了改革开放40年,我敬佩农村人的拼搏精神,更要感谢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让人们收获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闻推荐

黑板的变化 赵峥嵘

上世纪70年代,我们上学时使用的黑板,是那种“嵌入”墙上、表面刷黑漆的长方形木质板。时间长了,黑板看起来就不那么黑了,便要...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