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评论的实力展示 写在《宝鸡当代文学与民间艺术评论集》出版之际
◎赵德利
宝鸡文学是陕西文学西路军,三十年来成就斐然,涌现出一批文学陕军干将。宝鸡是中国民间文艺的重镇,有许多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宝鸡市委、市政府一直十分关心支持宝鸡的文学艺术创作和评论。此次,由王春霞主编的《宝鸡当代文学与民间艺术评论集》,就是在 2015年“当前宝鸡文学创作研讨会”和 2016年“宝鸡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两次会议评论文章的基础上编撰而成。该书共收集文学评论 15篇、民间艺术评论 13篇、会议新闻报道 4篇、民间艺术彩色插页 5页。可以说,《宝鸡当代文学与民间艺术评论集》较为全面地评价了宝鸡市三十年来的文学艺术创作成就,它不仅宣传了宝鸡市的文学艺术,也集中展示了宝鸡市文艺评论的实力和水平。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宝鸡市第一部文学和民间艺术评论文集。
《宝鸡当代文学与民间艺术评论集》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综合性评论介绍宝鸡市文联成立三十年来的文学艺术成果。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赵德利表示:“回顾宝鸡文学走过的三十年历程,从文联引领、文坛诸家的创作实绩,到无数文学爱好者的群星辉映,形成宝鸡文学纷繁多彩的文学历史。”小说创作方面可谓名家辈出、佳作不断,作家蒋金彦、李凤杰、莫伸为宝鸡小说创作唱响了第一嗓;紧接着,红柯、李广汉等人接过了宝鸡小说创作第二棒;近十年,景斌、秦巴子、李巨怀、范怀智、宁可、李喜林等人续写了宝鸡小说的辉煌。宝鸡的散文创作也是花开满园。跨世纪时期,陈同钢、曹科、张丛笑、杨青峰、祁念曾等老一辈散文家勤于创作;新世纪以来,李涛、郭应文、李喜林等人继续发力;近年来,吕向阳的散文是宝鸡文坛新增的一棵大树,其散文集《神态度》以及“老关中”系列散文,大气厚重,颇受关注。诗歌方面,时任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权雅宁认为,宝鸡诗歌诗心纯粹,并且一直保持着比较活跃的姿态,上世纪 80年代初,商子秦、渭水破土而出,一鸣惊人;上世纪 90年代,黄默、秦巴子、景斌、孙谦、柳琴等人歌唱美好,拒绝平庸;进入新世纪,白麟、马召平、秦舟、梁亚军等人奋发有为,展现了宝鸡诗歌的审美风貌和艺术追求。此外,宝鸡的剧本创作也颇有亮点,从王真撰写的电视剧剧本《大秦腔》,到霍秉全等编剧的电影剧本《刮痧》,再到李广汉创作的电视剧剧本《情暖万家》,以及贾雷鸣的电影剧本《德吉的诉讼》,这些作品在全国观众中收获了掌声和叫好声。
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强教授总结宝鸡民间美术创作与研究的历程,认为宝鸡民间美术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 50年代以后是宝鸡民间美术研究的萌芽期;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是民间美术研究的重要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从本世纪初开始在“非遗”的视野下宝鸡民间美术进入全面研究时期。宝鸡民间美术完全进入国家系统性的保护之中;宝鸡民间美术中,国家级项目 3项、省级项目 7项等,同时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认识的社会性提高,也为宝鸡的民间美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从高等院校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再到设立民间美术研究机构,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非遗传承人保护等越来越多的项目关注于非遗保护,宝鸡民间美术研究进入一个新领域。
面对宝鸡市的文学艺术成果及其在陕西文学的地位,市文联主席王春霞肯定宝鸡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的互动关系:“创作和评论从来都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一部作品不是说作者封笔就算完成,优秀作品的铸就往往经历了创作、评论、修改、完善的复杂过程,是作家、艺术家和文艺评论家相互启迪、影响、切磋的结果。”客观地总结经验和探讨问题是市文联和市评协召开两次文艺创作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所在。《宝鸡文学艺术评论》无疑起到了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宣传推广的积极作用。
第二,分专题深入研讨民间艺术门类和文学艺术家的创作特点与经验,推动文艺创作不断发展。针对近两年文坛创作的新变化和新气象,评论家们展开了讨论,认为宝鸡作家艺术家既有专长,也有可以不断衍生发展的“根据地”。相对过去,比较全省,宝鸡较好地继承发扬了民间艺术传统,又在非遗活化保护市场开发背景下,加入个性创新与市场开发的因素,形成个性化的民间艺术传承和产业开发类型。王宝强的《凤翔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陈亮的《凤翔泥塑生存现状调查》,姚锐的《凤翔泥塑生产性保护的思考》,韩强娃的《盛名之下的孤独舞者——西路皮影调查》,白志勇的《论宝鸡社火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仵军智、李云强的《凤翔罩金漆器生存现状与产业化发展调查》,魏育龙的《宝鸡民间布艺的审美特征》,张琼的《试论宝鸡社火马勺脸谱与现代生活的碰撞》等论文,针对性强、专业性突出,对宝鸡民间艺术代表性门类和传承人创作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文学创作方面,宝鸡文理学院文传院副院长、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孙新峰称赞吕向阳的散文创作特色鲜明。他的散文立足宝鸡和关中,通过西府民俗事象,书写盛世大情怀,语言诙谐幽默,文风犀利遒劲,让才学和生活智慧入文,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智性写作,吕向阳已然成为宝鸡散文界的领袖。
赵德利评论白麟的诗歌是从自然生命中流淌出来的,浸润着中国诗歌的传统风情。其诗既有反映现实生活和关注民生的篇章,也有生命体验下的感性抒写,表现了诗人良好的哲思和艺术感觉;诗中青春的气息、奇妙的联想、神似的情怀、圆融的美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赤诚、执着的歌者形象。
宝鸡文理学院文传院副院长孟改正评论李广汉的影视文学创作,认为其着力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审美的方式引人崇真向善。作者具有小说写作的扎实基础和艺术优势,有着对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生动表现,因此,李广汉的影视作品好看耐看,启人思考。
第三,两次会议有一个值得提倡的做法,会前调研采访,充分准备,参会时提交打印论文,现场观摩民艺表演并研讨,提出具体的传承发展建议。许多专家学者的深入走访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有分量的评论文章,为宝鸡市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各抒己见、出谋划策,发表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的观点。
宝鸡素有“周秦故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的基因一直在我们这块土地得以保留、传承和发展。泥塑、剪纸、木版年画、皮影、刺绣等民间艺术形式自诞生起,就始终与人民的生活如影随形,相生相伴。宝鸡民间艺术种类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积淀深厚,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代表性。
改革开放以来,宝鸡的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工作和产业化开发取得很大成绩,宝鸡的民间艺术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宝鸡地区的非遗项目中,国家级项目 5项、省级项目 44项、市级项目 97项。凤翔县、陈仓区、陇县获评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凤翔县连续三届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宝鸡历史文化丛书》及其中李栋成、王冰莹主编的《西府民俗》,《眉县历史文化丛书》及其中《太白山民俗风情》《眉县民间传说故事》,《陈仓文化丛书》及其中《陈仓民俗》,都对宝鸡的民间文化艺术做了较为全面的描述。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消费方式的变化,民间艺术发展面临的困境和瓶颈日益凸显,有的艺术形式已经到了濒临消亡和失传的境地。保护民族的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因此,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呼吁民间艺术传承发展需要做好几项工作。第一,政府扶持,政策指导,文化馆站协同创新;第二,择优培养民间艺术带头人,鼓励老艺人传帮带;第三,成立民间艺人产业协作组织和技艺培训组织,在传承中发展宝鸡特色民间艺术。
(作者系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宝鸡文理学院二级教授。)
新闻推荐
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首季开门红245个项目相继开工 开工率 74.7%
本报讯4月9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各县区、各相关部门抓早动快,相继举行了市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共完成投资256.83亿元,开工项目245个,开工率74.7%,项目建设实现首季...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