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成为凤翔农民致富主导产业

西北信息报 2018-03-22 10:4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程有强)“麦田变成中药园,村民打工来挣钱,特色产业呈亮点,农户心里赛蜜甜。”3月16日,在凤翔县彪角镇简氏中药材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凤翔县简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员工们正在种药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药田施肥、除草、培育苗木,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彪角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党建+”、“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帮扶脱贫模式,依托简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走出了一条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2016年3月,军人出身的简玺魁注册1000万元,在彪角镇老营村成立凤翔县简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中药材种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等。

简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简玺魁介绍说,简氏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黄芪、甘草和党参等,每年分两次种植,3月份种植,10月底采收,10月份种植,次年10月采收。经由甘肃中药材种植协会副理事、甘肃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坦教授全面指导,在彪角镇老营村反复试验种植,平均亩产高达2000以上(鲜货),产值每亩5000元以上,是小麦的5倍还多。

彪角镇党委副书记李晓军告诉笔者,简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党支部的引领下,先后在老营村、李家塬村等村流转土地3000亩,分别建成2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吸纳以党员为主体的农户750多户加入合作社,其中贫困户90多户。年产中药材3000吨以上,年销售额1500多万元,安排就业近200人。

李录全是李家塬3组村民,由于双腿患病,其妻也有慢性病,两口子苦于无处打工。两人被吸收加入简氏合作社后,就近在药园务工,每天收入100多元,家里的农用车也排上了用场。说起今后的日子,老李对脱贫摘帽充满信心。

在简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彪角镇又引进建成投资7000元的神龙源种植基地,已流转土地3000亩,种植中药材3000亩。目前,中药材种植成为该镇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新闻推荐

海阳融合发展“体育+旅游”

本报讯(YMG记者逄苗通讯员智谦)加快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的深度融合,为海阳旅游度假区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能,推动海阳跨越式发展。今年,海阳将大力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让游客和本地百姓切...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