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探花刘俊的出生地——玉涧堡村 乐于求知效贤达本报记者 张琼
顺着村民提供的线索,我们走进玉涧堡村,石板路、窄巷子、老宅子,以及老屋上“窗影横梅”等匾额,使这个村子颇有古雅韵味。探访一番,得知这位探花姓刘,读书格外勤奋,而且为官刚正,有个雅号叫“铁板刘”,他辞归家乡后修路补桥,为乡亲们做了不少好事,颇具美名。
这位探花有哪些读书故事?为啥又叫“铁板刘”?我们在清代达灵阿主修的《重修凤翔府志》中找到了他的事迹,结合民间老人的讲述,这位探花的故事浮出水面。刘俊,字世英,号朴庵,宝鸡县玉涧堡村人,是明正统十年探花,曾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右侍郎。刘俊才思敏捷,一次在皇帝面前议事,他条理清晰、妙语连珠,连同榜状元商辂都自叹不如。后来,刘俊与商辂谈论古今大事,被商辂渊博的知识所折服,深感自己学识不足,自此刘俊发奋读书,更加用心钻研学问,学识日渐深厚。
刘俊为官清正廉洁,有人借助和他的同乡关系,私下托他办事,他严辞拒绝。刘俊还是个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君子,“铁板刘”的称号就赞扬了他这一美德。当时,宦官汪直当权,掌管西厂,此人作奸弄权,众人碍于汪直的权势,没人敢揭发汪直。只有刘俊勇于披露汪直的恶行,让汪直的劣迹暴露无遗,这一举动使得人们盛传“铁板刘”的雅号和义行,“此第一流人也”是当时人对刘俊的评价,用通俗话讲就是“刘俊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这评价不低。
如今,刘探花的故事在玉涧堡村已渐渐淡去,但勤于求知、正直做人的村风民风仍在传承。据老人讲,自古至今,村里拔尖的读书人有不少,出了不少大学生、教授、设计师等。玉涧堡村的匾额值得玩味,“功荣惟志”“耕读传家”“清雅贤居”“宁静致远”“静雅康德”等古雅匾额频现,彰显了玉涧堡村人对文化和品德的重视。
新闻推荐
上周末,2017年南宁各城区学校地段划分公布,立刻掀起一波关注学区房的热潮。那么,自家的孩子能读哪所小学?居周刊特地列出了南宁市区202所学校及其地段划分,其中,48个学区地段目前有楼盘在售,如滨湖路小...
凤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