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面临失传 古稀老人戴助听器授艺
????赵权一有空闲就会组织乐团进行排练????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金钱撒在吉庆地,富贵荣华万万年,今天赴了蟠桃会,再等来年三月三。”一曲《八仙庆寿》弹毕,朴实婉转,岁的赵权长叹了一口气。
如何保护古曲犯了难
这曲子,被称为“西府曲子”,在关中地区流传甚广,相传,秦始皇时,就已兴盛。而今,像赵权一样的老艺人,逐渐凋零,如何保护古曲?作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权有些束手无策。
赵权是宝鸡凤翔县人,出身曲艺世家。昨天,他和记者聊起这事,一口气说了好几个“着急”:弹三弦、拉二胡、唱曲子,是我跟父亲学的,我们唱了一代又一代,如果到我这里就失传了,能不着急吗?
他经历过辉煌的时代。“小时候,跟着我父亲去演出,十里八方的村子都去过。”他说,当时谁家新房落户、结婚,都会请他父亲去唱曲子,“排场得很,走到哪里,都是上等客,吃最好的东西。”
他也是经历过各种场面的人,年应邀参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年参加过甘肃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表演。
这一辈子,赵权几乎都在和“西府曲子”打交道。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他搜集、整理了多部传统曲目,并对“西府曲子”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创作了多部现代曲子戏,使曲子由原来的坐唱,发展为舞台上的表演唱。
赵权的老伴岁,常年卧病在床,子女又在外打工,照顾老伴的责任全都落在他一人身上。即便如此,比经济拮据更让他难过的,就是“西府曲子”的传承。
愿毫无保留传授
几年前,因为身体原因,赵权的听力受到损伤,只能依靠助听器。即便如此,他仍然招收学徒,培养新人,每周定期传习授艺,并根据学唱的程度,采用分级教唱和单个教唱、互教互唱、录音教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承,利用农闲时节进行排练。
“孩子们没有这个天赋,对我的这门手艺也不太感兴趣。”此外,村里的不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唱曲子不挣钱,商业演出的机会几乎没有。
也有一些年轻人,慕名来找过赵权。但学几天就走了,真正能留下来的人极少。
“最近在排练一个两小时长的‘西府曲子\’戏剧,以前的曲子都是几分钟一段的,现在要排练一个时间较长的连贯戏剧。”年,赵权成立了一个曲艺班,并身兼班主,大家都是“西府曲子”的爱好者,平时互相切磋技艺,进行演出,“虽然演出的机会不多,但我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爱上‘西府曲子\’,如果有人肯学,我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
本报记者宋雨实习生陈华罗
新闻推荐
????幸福指数日益提升近年来,凤翔县紧紧抓住民生这个根本,围绕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凝聚跨越发展的民心民力。——脱贫攻坚有效推进,落实各级财政扶贫资...
凤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