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凤翔: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全新文化高地

陕西日报 2015-01-09 23:47 大字

    本报通讯员 陈伟 记者 齐卉

这是西府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是底蕴深厚的一片文化沃土。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凤翔县15年前就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多年来,凤翔人没有沉醉在辉煌的历史中固步自封,而是把握机遇,顺势而为,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努力打造新的文化高地。

  文化建设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

一大早,陈村镇西槐村村民欧让让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一进门,看到书屋里早已坐满了“读书人”。现如今,像西槐村这样的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广播“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在凤翔县233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已经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凤翔县把公共文化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2012至2014年,每年落实6.8万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经费,每年各20万元的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经费,每年各文化站5万元的免费开放经费,每村1万元的农村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等,年均投资达442万元。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新建城墙遗址公园等文化主题公园(广场)6处,建成上万平方米的标准化体育广场1处,新建、改建镇综合文化站15个,对县文化馆、图书馆完成3次提升改造,翻修农村戏曲舞台6个,新建村级文体广场165个。

 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3500余场

近年来,凤翔先后举办广场舞大赛、辉煌“十一五”彩车游演、群众文艺汇演、全县锣鼓大赛、“百鸟朝凤音乐会”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40多场次。南环路社区的“舞动雍城”活动品牌,还荣获2014年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称号。

对秦凤路社区居民来说,现在要看电影很方便,不用掏大价钱去影院,凤鸣广场每周末晚上,都会上映一部公益“大片”。作为文化援助活动之一,该县每年都组织开展免费数字电影放映等文化下乡活动,实行政府买单,群众看戏。仅2014年就免费放映电影3528场次,文化惠民演出秦腔20场次,送戏下乡120场次。

同时,该县还在全县组织开展秦雍文化讲堂、雍城大讲坛、道德大讲堂等多项活动,为城乡群众奉献了一道道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

泥塑三次登上生肖邮票“独领风骚”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凤翔泥塑马、泥塑羊、泥塑猪,曾先后三次登上生肖邮票,在我国邮政史上“独领风骚”。目前,凤翔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省级保护项目4个,市县级保护项目43个。在第三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活动暨首届“国风秦韵”——陕西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上,凤翔县木版年画艺人邰江平的作品《持剑秦琼,持鞭敬德》、布艺刺绣艺人王金平的作品《西府千花帐》分别获得“山花奖”。而全省仅有10件作品获此殊荣。

凤翔泥塑传习所每年都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课程设置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主要包括非遗概念、原则等,实践部分主要包括泥塑和马勺脸谱的工艺制作和流程。目前,凤翔泥塑传习所每年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泥塑爱好者数千人。

凤翔县去年全面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力争在2016年5月底前,各项指标符合国家验收评估标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市级数量至少达到15项,争取申报1项世界级,省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达到两处。

新闻推荐

陕西省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关于表彰全省县城“禁实”工作先进单位的通报

各设区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韩城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全省县城“禁实”工作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墙材...

凤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