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的牌子更亮了 2018年文明宝鸡建设亮点回眸

宝鸡日报 2019-01-02 09:10 大字

本报记者秦玮玮

春风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诠释追寻“雷锋印记”的朴素情怀;盛夏时,大型集体婚礼传播文明、健康、节俭的社会新风尚;秋日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不断深化,引导人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寒冬中,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铲冰除雪,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2018年,宝鸡市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升级版,深入推进“月月评”等常态化创建工作,不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市县联动晋级升档,目前宝鸡市11个县区均已建成省级以上文明城市,凤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文明指数不断提升

2018年,宝鸡城乡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街道、公园景区,乱扔垃圾、乱刻乱画、攀折花木的陋习越来越少;餐馆里,适量点餐、文明用餐成为自觉;喜事廉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些变化得益于宝鸡市坚持创文常态化,文明已经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说,要在加快追赶超越步伐、提升宝鸡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城市美誉度、群众获得感,真正把宝鸡建成文化厚重、崇德向善、和谐宜居、全国一流的文明城市。市长惠进才表示,要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增强市民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

在社区、乡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夯实了文明城市建设的基层基础。陈仓区郝家庄村陈晓斌一家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凤翔县“好家风”示范户卢科科一家勤劳善良、乐于助人,被十里八乡的人传为佳话……截至目前,全市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10万多户,评选命名好家风示范户979户。

诚信是一座城市的金名片。2018年宝鸡市多措并举,坚持教育引导与制度建设并行,发布红黑榜,落实惩戒措施,启动信用修复机制,打造“一言九鼎、诚信宝鸡”品牌。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继续为未成年人办好“十件实事”,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等,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这些举措不断把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推向深入。

道德之花处处绽放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宝鸡的美,不仅美在整洁的生活环境、规范有序的社会秩序、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更美在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

这一“颜值”到“气质”的进步,与宝鸡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密不可分。2018年宝鸡市不断创新“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方式,共收到推荐人选1758名,经层层筛选和网络公示,表彰“宝鸡好人”50名,有从事公益事业20年的张红兵,侍奉公婆无一丝懈怠的冯雪,帮扶群众脱贫的柴智强等。此外,2018年全市共有24人获评“陕西好人”,9人被评为“中国好人”,邢玉龙等6人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

2018年8月17日,“浪漫七夕·情定关山”集体婚礼在陇县关山草原举行,没有高价彩礼,没有鞭炮和奢侈的酒席,88对新人以浪漫而简朴的方式喜结连理,以此倡导节俭温馨、婚事新办的文明新风,叫响“我们的节日”活动品牌,营造了文明节俭的新风尚,促进了城乡社会风气向善向上向好转变。

志愿服务温暖城市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018年,宝鸡市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2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举行,全市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心、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欢乐送到群众的心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了群众身边。2018年10月,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成立,这是陕西省成立的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以16项志愿服务菜单为抓手,每年组织策划1000多场文明实践活动,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截至2018年底,宝鸡市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志愿云)”上注册志愿者21.46万人,全市实施志愿服务项目3516项,年度服务总时长达101.84万小时,涌现出郝居忠、张永宁、王伟等“陕西省最美志愿者”,宝鸡上善公益援助中心被表彰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从过去的阶段性、临时性到常态化、制度化的转变,志愿服务为文明宝鸡建设增了光添了彩。2018年,全市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高考期间,爱心车队义务送考;大型活动中,志愿者用微笑引路;寒冷的冬天,志愿者为环卫工人和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送保暖羊绒背心、保温杯等;在贫困村,志愿者和老人孩子一起聊天玩耍;大街小巷里,志愿服务队在进行卫生清扫、文明交通引导……如今,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文明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爱心温暖着城市。

2018年,文明宝鸡建设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幸福。

大事回顾

●1月7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在全市组织开展“情暖冬日·铲冰除雪”志愿服务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上万名干部职工和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自带铲雪工具,分片区、分路段参与到铲除积雪的行动中来,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便利。

●2月6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

志愿服务活动在市区炎帝园广场举行,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中心、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欢乐送到了群众的心头,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了群众身边。

●3月30日,宝鸡市举行“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启动仪式,300余名党员干部、共青团员、中小学生及各界群众代表聚集在宝天铁路烈士纪念馆,开展祭扫活动,以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新风。

●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浪漫七夕·情定关山”大型集体婚礼在关山草原景区举行。共有88对新人参加了集体婚礼,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文明新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我们的节日”活动品牌。

●10月15日,“宝鸡最美老人”颁奖大

会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朱映瑞、马容容、王安义、王引成、仝俐功等50名“最美老人”受到表彰。●12月14日,2018年度“宝鸡好人”颁奖典礼举行,共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招商引资、自强励志、最美少年、孝老爱亲、巾帼英雄、脱贫攻坚、诚实守信10个类别的50名“宝鸡好人”受到表彰。

 宝鸡上善公益援助中心负责人张红兵:

让公益之花开遍西秦

2018年,宝鸡上善公益援助中心被授予“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这既是对中心的肯定,更是给宝鸡公益人的鞭策。在公益路上,我们将常怀感恩之心和爱心,让公益之花开遍西秦大地。相信随着文明宝鸡建设的推进,会有更多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

 出租车司机于刚:

 遵守交规文明有礼

 好多外地人来宝鸡最先接触的就是出租车司机,服务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宝鸡人的第一印象。我们平时开车上路遵守交规,接待乘客热情礼貌,不拒载、不绕路、不宰客,使用礼貌用语,用行动展示文明城市风采。

 

 金台区西关社区副主任袁玉梅:

街坊邻居亲如一家

这几年,社区不仅环境变得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大家互助互爱就像一家人。逢年过节,街坊邻居聚在一起看演出、聊家常,共话邻里情。平日里有个事你帮我、我帮你,社区氛围也更和谐融洽,文明宝鸡建设让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市区九华园小区居民罗海刚:

文明让座随处可见

我今年67岁了,以前一个人乘坐公交车去公园逛,孩子们总是不放心,害怕没有座位、站不稳摔了。但是这几年,我每次乘坐公交车时都会有人让座,有时候同时还会有几个人抢着让座呢。上车下车时,大家文明礼让,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城市的阵阵新风。

新闻推荐

平凡农村的不凡故事 宝鸡东岭村变身记

从地处西北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到“中国西部第一村”,从万元资产到千亿企业,从生产小组到中国企业500强,东岭村与东岭集团是中...

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