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病毒10厘米处战“疫” 记市妇幼保健院核酸检测员王秀梅
“来接标本了!”11月4日,在白银市妇幼保健院PCR验室走廊的一头,一个响亮的声音打破了这里的沉寂。王秀梅和同事一起接过刚刚采集的核酸检测标本,送进实验室。
麻利地扎起头发,洗手消毒,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穿防护服,戴内层手套。接着,穿外层隔离服,戴外层手套,戴护目镜,穿防水靴套,穿外层鞋套……经过重重“关卡”,47岁的王秀梅再次回到实验室,一天的检测工作又开始了。尽管空调开到了16℃,但“全副武装”王秀梅刚走进实验室不到一分钟,她身上就已被汗水浸透了。
王秀梅是检验科主任,同时也是一名核酸检测员。自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实验室保持24小时工作状态,检测人员两班倒,每天需要完成4个批次的检测任务,一天最多只能休息3-4个小时。“今天的标本来得迟,早上进去的这班人是白班连夜班的,进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吃中饭。”王秀梅说。在这段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的日子里,实验室核酸检测量日均最高达到5000人份。
实验室里,整个核酸检测的流程就像流水线,王秀梅带领6名检测人员负责各自的任务,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据介绍,标本采集完送到实验室后,实行“双签”制度,核酸检测人员首先检查标本外包装有没有溢出并进行表面消杀,再对标本核对,进行实验编号、信息录入、核酸提取、配置pcr反应体系、上机进行扩增,最后曲线判读、数据统计后发布结果。
最危险的环节,就是提取样本的时候。“我们要亲手去打开样本,距离最近的时候不到10厘米,就像一只手掌的距离。”王秀梅说,从打开样本到核酸提取完毕整个过程中,大家要将双手伸进生物安全柜里互相配合,进行样本的信息核对、加样,以及往反应体系里加模板等操作……操作时不能随意把手拿出来,且同样的姿势需要保持几个小时。“穿着全身防护,本来身体动作就受限,几个小时下来,颈、肩、双臂、背部、腰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和酸痛。”
在实验室里,护目镜很容易起雾,在佩戴之前,王秀梅和同事们会在护目镜里喷上防起雾剂或者涂抹洗涤灵,但还是不管用。操作没一会儿,身上的汗水蒸腾着,眼前很快就雾蒙蒙一片。“汗水流下来的时候,特别痒,可是为了保证安全,操作时不能用手随便触摸护目镜和口罩,所以,再难受也只能忍着。”
王秀梅的丈夫牛建雄在白银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事科学教研工作,“夫妻档”共同奋斗在防疫卫生一线,已经半个多月没有见过面了。但对于王秀梅来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到检测结果“阴性”这两个字,这意味着大家“平安”。只要大家平安,一切都是值得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斌杨涛)近日,平川区人民法院通过网络开庭方式,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开庭审理了一起涉疫情期间妨害公务案件。经...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