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推动维稳工作上水平 ——平川区“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模式纪实本报记者 黄武
家住白银市平川区兴平路街道陶瓷社区的两户居民,原本是一墙之隔的邻居,平日里关系也还处得和睦,然而今年5月,两家人却因建设宅基地院墙而发生纠纷,城建执法部门多次上门调解未果,双方矛盾不断升级,兴平路街道办事处在接到社区工作人员对此事的上报后,立即启动“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程序,派工作人员4次上门析理讲法、耐心劝解。最终,一方居民主动拆除违章建设的院墙,将院墙向自家内移50厘米,一场矛盾就此化解。
这起案例,仅仅是平川区乃至白银市“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在实践中的一个缩影。
“去年,在立足实际、多次研判的基础上,白银市提出并丰富完善了‘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各县区大胆探索,都形成了一些因地制宜的好做法。”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甘孝礼在兴平路街道调研时指出,“平川区先行一步,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希望下一步能够不断完善,典型引路,并将此打造成可复制、可跟进,向全市推广的模板。”
“1+3+10”解隐忧
兴平路街道德政社区有一处污水沟,常年垃圾堆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周边社区居民多次向社区反映,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解决。
“我们将此矛盾及时纳入台账管理,并多次与区政府分管领导、开发商衔接协商,最终确定由街道办牵头,水务局、城建局等多个部门参与协调,用钢筋混凝土对污水沟上口进行全封闭改造。”兴平路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吕东明介绍说。
“改造后的排洪沟既不影响排污功能,又可消除污水臭气的影响,美化小区环境。同时,也解决了居民的活动、健身、停车等问题。”德政社区居民说。
德政社区东侧排洪沟整治项目,便是运用“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机制成功化解的一起基层矛盾的例子。所谓“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即建立一套风险防控工作台账,构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置三步工作体系,以及完善十项风险防控的工作机制。
通过“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兴平路街道还解决了平川区冷库路口因供热管网改造路面出现破损,影响周围200户居民出行等一系列和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
多措并举化风险
在践行“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模式过程中,平川区通过建立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台账,使街道、社区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出手及时有力,确保将基层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构建三步工作体系,可以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使风险防控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精细;通过建立完善十项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以机制促规范、以机制抓落实、以机制破难题、以机制保稳定,为维稳工作长效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街道每月都会组织召开专题会,对搜集来的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研究确定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紧急程度和重大程度,并根据紧急程度和重大程度对风险信息进行综合评定,再按照综合评定情况确定包案领导,其中风险等级较高的由街道主要领导进行包案,同时对风险隐患的化解规定时限。”针对“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的工作程序,吕东明介绍说。
为了规范管理,兴平路街道每月都会建立台账,实行管控和化解销号制度,确保新排查的风险点及时纳入,矛盾酝酿发酵得到及时管控,化解消除的及时销账,从而实现台账的动态更新。
长效机制保稳定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甘孝礼在兴平路街道调研指导“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时指出:“我们还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要把怎么从源头上来管控做得更细致。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把台账怎么建,如何更好地实现动态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作为重点,努力实现以机制促工作。在把显性风险管控好的同时,还要在如何能够更好地把隐性风险管控好上下工夫;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不太完善的地方,对于三步工作法,我们还要更好地进行完善。”
平川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1+3+10’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工作建立运行后,已成为平川区各个街道统筹维稳工作的有力抓手,为打造平安街道、法治街道、和谐街道、幸福街道提供了坚强保障。”
截至目前,平川区共排查各类风险63件,其中重大矛盾纠纷15件,化解2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9件,准予实施9件;重大信访事件22件,排查22件,化解2件;敏感性事件1件;涉公共安全事件16件,解决4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乔斌)近日,记者从白银市建设部门了解到,白银市将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规范物业服务收费公示和服务收费价格,并建立考核奖励及红黑榜机制,定期对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考...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