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高高跷还有惊艳的秦腔 探寻苦水镇秦腔班社悠久传承
苦水秦腔木偶戏缪正发((左一左一))在协会的活动中在协会的活动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李超/文
图由永登苦水镇综合文化站提供
除了久已名声在外的高高跷,苦水人还钟爱秦腔,日久天长还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苦水秦腔,苦水人对秦腔的钟爱由此可见一斑。近日,随着永登苦水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的代表性传承人缪正发的讲述,记者探寻了这一嗓子抑扬顿挫背后的那份坚守与传承。
苦水有个苗家班
清末徐珂《清稗类抄》第三十七册戏剧类记载:“北派之秦腔起于甘肃。”早在明清以前,甘肃境内就有西秦腔一说。据文字记载: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靖远老君庙铁钟上已镌刻的秦腔剧目多达120多部,在当时可谓盛极一时。
“苦水人钟爱秦腔,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到了西宁不要漫少年(花儿),到了苦水不要吼乱弹(秦腔)。’”缪正发告诉记者:“苦水人对秦腔的钟爱由此可见一斑。苦水秦腔在清末和民国初就很有名气,赫赫有名的苗兰亭、胡桂庭、苗高墉、王化成、苗世璋等,俱在苗家班搭班唱戏,这些梨园俊杰为苦水秦腔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缪正发介绍,苦水的苗家班是兰州历史上享誉很久的戏曲家班,始成立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戏班规模大,演员功底扎实。秦腔名家有袁天霖(工大净)、苗兰亭(工大净)、苗宗芝(工大净)、大陈旦(工小旦、青衣)、三黑头(苗兰亭弟,工大净)、苗高墉(工小生、小旦)、胡信昌(工板胡、司鼓)等,近一百多年活跃在庄浪河川、秦王川、红古川、古浪川、八宝川,为秦腔艺术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其梨园轶事、历史典故、演艺盛况、条目版本被《兰州戏曲志》和兰州秦腔博物馆登载、收藏。
名家辈出独树一帜
据了解,苦水秦腔名家辈出,除苗兰亭外,王化成、王中高亦为翘楚。其中,王化成系苦水上新沟村人,怡堂化俗社(科班)毕业,是一名杰出的梨园名家。主工小生、须生,文武兼备,与名家谭化美、李化仁、周正俗、任易俗等为师兄弟。他功底扎实,唱腔优美,尤以腿功、眼功见长,其代表作有《哭祖庙》《花荣带箭》等,深受观众喜爱,在陇上秦腔界独树一帜。
“王中高系永登县苦水镇上新沟村人,出生于1945年3月6日。”缪正发说起这些不少人心中“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却如数家珍:“他自幼酷爱戏曲艺术,主工小生、须生,集唱腔、身段、扮相、架子功等于一身。1959年,参加永登县秦腔剧团,后委培于兰州戏剧学校,毕业后调至武威秦腔剧团。他功底扎实,嗓音独特,唱腔激越,表演大气,其演唱的历史代表剧有《周仁回府》《辕门斩子》《葫芦峪》,现代戏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
他说:“其主演的秦腔《杀狗劝妻》被兰州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新编历史秦剧《商鞅变法》、新编现代戏《爱情从这里开始》在甘肃电视台播出。他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在吸纳苗派(苗兰亭)、耿派(耿忠义)和陈景民老艺人的唱腔和架子功的基础上,前往北京学习发音。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创新和发展,脸谱袭承耿家脸谱特色,清秀、俊美。”
据悉,王中高的艺术生涯后被收入《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名录》《中国艺术家传记》《秦腔词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书中,曾连任两届甘肃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古老奇葩扎根“玫瑰之乡”
“苦水秦腔在苦水地区民间传唱了150余年,不断继承创新,发扬光大。”缪正发感慨地说:“近年来,苦水又涌现出了一大批秦腔名家和爱好者。1992年,广大秦腔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苦水秦腔协会,吸收会员118人。2009年,苦水的秦腔爱好者达到2000多人,人才济济,吹拉弹唱,无不精通,在周边地区较有名气,多次受邀参加比赛并获奖。”
近年来,苦水秦腔协会的演出活动被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兰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栏目联合摄制成了电视专题片《我们乡的农民戏班子》,并先后在央视播放了4次,广泛地宣传了苦水秦腔的演唱艺术,也为协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增添了动力。
“2009年12月15日,文化部专家组曾观看了苦水秦腔,并给予了高度赞扬。‘秦腔’这一国家级非遗名录已在‘中国玫瑰之乡’根深蒂固,传承永久。苦水秦腔正在不断创新,不断完美。”他说。
“秦腔,提起这个名字大多数的人会觉得非常陌生,但是谁又能够想到秦腔是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经有两三千年。”缪正发由衷地说:“秦腔作为我国最早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我们有责任保护秦腔这条传承与发展之路。秦腔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地吸取先进的文化艺术,为秦腔注入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文清)今年以来,靖远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聚焦“三个重点...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