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岩画家族又现新成员

白银日报 2019-04-03 09:26 大字

何璞瑜

3月30日,由省级岩画、古道、史地专家、国家岩画课题组组成的考察队,对大兵道古道岩画带进行了考察。

大兵道古道在黄河中上游的西岸,是靖远县城北三十多公里处的一条旱沙河。此处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黄河中上游重要补水支河,是靖远境内除祖厉河而外常年流水的旱河,又称大冰道。西东走向,该河源头在白银区,入黄沟口在靖远三滩镇碱滩南、某部队农场北之间,与平川尖山隔河相望。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还没有发明文字,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在秦以前,靖远为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戎人、羌人所占据。靖远三滩镇、刘川镇、糜滩镇一带地处黄河以西,背山面河,地势平坦,远在两千年前,这里水泽充沛,草木繁茂,是游牧民族的理想游牧之地,大兵道古道岩画即为那个历史时期人类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

通过细致考察,考察队对大兵道古道岩画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岩画点众多且个体图案数量多、体栽丰富、形态各异,图画形象保存较为完好,刻画年代久远,整体画面粗犷雄浑、栩栩如生,尤其有幅骑马射箭图、大角羊跪乳图,认为这在甘肃乃至西北岩画中是稀有的,这无疑丰富了靖远岩画带,使靖远岩画家族增添了新成员,同时明确了大兵道是从长安而来,渡河后经大兵道向西而行的古道。

大兵道古道岩画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汉唐以来丝路文化提供了有力线索和证据,也为靖远乃古西戎与北羌游牧地之说提供了实物见证。大兵道古道岩画与吴家川岩画同属一个时期。

本次考察队组成人员:教授高启安,主攻丝绸之路饮食文化;副教授王圣、庞颖,主要研究岩画艺术史,三人都在兰州财经大学供职;王蕾,西北大学博士后,历史地理专业;魏军刚,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魏晋隋唐史专业;本人作为向导,一行共六人。

大兵道古道岩画不仅为靖远岩画增添了新成员,也为研究远古时代靖远及其毗邻地区的地质、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靖远因处在黄河中上游,有人类活动时间跨度大,至今尚无更确切的说法,羌戎、吐蕃、鞑靼、党项等民族,在这里都有过较长时间的活动,这些生动的岩画或许就是某个游牧民族所遗留的。靖远县的三滩、糜滩、刘川同在黄河西岸,是天然的游牧场,使之牛羊成群,稻谷满仓,故有“塞上江南”的说法,这里也是丝绸之路古道,古时从长安而来的骡马驼队至平川打拉池,再到黄河边,在三滩过河后唯一不翻山越岭,从旱河畔可通往白银方向、景泰方向西去的道路,而且这两沟均常年有流水或井,沿途可补给水草,据有关资料文献记载,汉时期这一带曾经是非常重要、规模宏大的藏兵牧樵之地。

靖远岩画虽然经过了岁月的长久磨蚀,但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却更加神秘诱人。

新闻推荐

蔬菜棚里话脱贫

本报记者李琴琴通讯员雷艳玲近年来,靖远县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的关系,通过扩基地、优品种、建龙头、拓市场,大...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