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从中医中获得“大健康” ——访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吴玉泓

兰州日报 2018-07-03 04:20 大字

“你是一个好中医,真正的好中医。我家4口人都从你这里看病,效果都很好,我打心眼里佩服你。”7月2日,前来名中医吴玉泓门诊就诊的李先生激动地说。

受益中医不能怠慢中医的伟大

李先生所说的这位好中医就是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甘肃省名中医吴玉泓。

当日上午,正在中医门诊坐诊的吴玉泓身材高挑,体态匀称,眼睛炯炯有神,俊朗的面孔显得儒雅而大气,颇有学者风范。5名跟随他的学生一边忙碌地查看患者舌苔,望闻问切,一边悉心听从他对于患者的病理分析,并不时地纠正学生对于患者病因的看法,显得很是忙碌。

作为当下甘肃省医疗卫生系统领军人才的吴玉泓出生于甘肃白银靖远县,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临床中医学专业,自幼勤奋好学,是当地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是当时众多乡亲教育孩子的标杆式人物。

聪明来自于勤奋。早年的农村生活,让吴玉泓从小懂得耕耘的重要性,他始终秉承“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的理念。在高中学习阶段,他就起早贪黑,默默耕耘,勤奋学习,怀揣着凭一己之力改变自己和全家境遇的初衷,于1986年考上了甘肃中医学院。一时间,成了当地十里八乡父老乡亲眼中的佼佼者。在大学阶段,吴玉泓更是潜心钻研,系统而全面地了解了中医的渊源和历史,及其辨证原理,并从中感受到了惠及桑梓的美好未来。1991年留校工作以来,吴玉泓一边继续挖掘中医理论的精髓,一边做中医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针对过去人们对于中医药缺乏足够认识的实际,他一边鼓励更多的青年才俊报考中医学院,一边亲力亲为,在从事中医教学的同时,注重临床实践,以身示教。时至今日,吴玉泓依然坦承:“我从中医中受益,不能怠慢了中医的伟大。”

耐住寂寞独创中医诊断治疗经验

毋庸置疑,中医药既可以治病,又可以防病,在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基于此,吴玉泓一直潜心研究中医,从承担本科生的《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到《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工作,不仅夯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出于对中医的热爱和成长经历的实践,吴玉泓深知中医水平的提高必须跟名师临床学习。

吴玉泓认为,跟名师能“集思广益”,也是“启蒙之道”。因对中医的热爱,在上学时就跟随多名名师。吴玉泓注重中医,跟名师从大学寒暑假就开始了,没有寒暑假的他每到假期就开始了自己的跟名师生涯。甘肃脾胃病大家王道坤教授、全国名中医儿科专家张士卿教授、男科专家华良才等,博采众家之长,即使现在已经成为甘肃省名中医、教授,仍勤奋钻研,每年外出多次游学,向国内著名中医药专家学习,致力于弘扬中医。

吴玉泓认为,读经典能“见病知源”是“解惑之钥”。认为从事中医工作要耐得住寂寞,要静下心来认真钻研经典。为此,他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在掌握中医经典及方剂学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从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中医。吴玉泓时常给学生讲解经典条文,以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病案给学生讲解诊断思路及处方用药法则,以便经过带教的学生更快的能将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少走弯路。

医案可以反映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吴玉泓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记录及整理医案的习惯,并定期修改讲解,对一些疑难杂病的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进行详细的讲解,这不仅整理了典型医案,同时通过这种带教方式让学生们尽早的接触临床,为日后学生们的成才奠定了基础。

在近30年的临床经验中,吴玉泓总结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中医诊断治疗经验,除了案例式教学外,还创立了“舌色主病时钟图教学法”“面色主病3+1教学法”等深得学生喜爱。望闻问切——神圣工巧,尤其望诊之功力尤为精湛,可以说是一会既觉,哪怕是周围同志上班途中生了一场气,在家中多吃了些生冷水果,都逃不过吴教授的眼睛。“听病”更让学生觉得妙不可言,中医讲“闻而知之为之圣”,言为心声有三个层面:一是所言便是;二是言外之音;三是无言之语。吴教授对病人述病过程中的“言外之音”及“无言之语”的讲解,让学生们大开脑洞。吴玉泓的学生王建强坦言。

医道惟仁讲授与治疗相结合

医道惟仁。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包含着大爱大善、平等诚信等深厚的中华美德。吴玉泓认为,作为医生来说,若心中无善念,对病人则不仁;若功利心太重,对病人则不义。

从医以来,吴玉泓始终坚持“只看病情,不看背景”的看病原则。在他的眼里,病人没有贫富、贵贱之分,都是需要救治的患者,他敬重的只有生命,眼里也只有病人。他还将这一品德传承在自己的医疗实践中,视病人疾苦为自己的疾苦,视病人为亲人,总是尽心尽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治疗患者的手段,以解除患者之苦,体现医生之职责。

79岁的郭女士肝硬化腹水

半年,虽经住院治疗,但疗效甚微。可当她慕名走进吴玉泓的诊室时,吴玉泓一句:“中药对肝硬化腹水有很好的疗效!”让郭女士顿时安静了下来。随后,经过吴玉泓精心调理,腹水很快消失,肝硬化也得到很好的控制,从此件事后,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成为郭女士所在社区老人们的美谈。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脾胃病患者很多都是因为饮食不节所致。吴玉泓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临床上时常向该类患者进行宣教,倡导:“三分治七分养,医生只是帮你忙”的理念。在吃中药的同时让患者从自己饮食及生活习惯上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吴玉泓教授临床主要从事脾胃、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每半日诊疗五六十人次,经他诊治的患者,大都称赞吴教授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有一广州清远直肠癌术后的病人,他稍有大便即刻需要排出,一日排便20余次,20多天不能休息工作,在广州四处求医但一直得不到缓解。经人介绍,吴玉泓2017年8月6日到清远,一付中药后夜间不起夜,三服中药后,变为每日腹泻七八次,病人非常惊喜。随后服用了14付中药后,大便变为一日二到四次,病人的生活终于可以恢复正常,这位患者高兴地称他是“当代扁鹊”。

一幼儿,曾因发烧父母带其跑遍省内各大医院,输液、打针几无效果,后经人介绍得知,吴玉泓用中医治疗发烧疗效显著而来求诊,结果当天晚上患者父亲打电话欣喜地告诉吴教授,一顿药后40分钟解热,再没有出现发热,称赞吴玉泓医术高明,知道中药退烧如此之快。此后,这一家人便成为中医粉,患儿也再未受输液打针之皮肉之苦。

吴玉泓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反过来各种病又影响脾胃的运化。目前,高血压病人胃病,糖尿病病人胃病,妇科月经相关胃病,小儿感冒后脾胃病等患者纷纷找吴玉泓就诊,以致在他的诊室病人总是门庭若市。

如琢如磨把中医药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在临床实践中,吴玉泓还强调随访观察,他时常对学生说:“把药交给病人的那一刻起,病人就变成了医生的老师”。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公众微信平台,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收集追踪病人用药后的感受。从门诊搜集来的疑难病例,吴玉泓都会回家翻书查阅,以反复切磋,悉心琢磨,不断改进。正如吴玉泓所说:“中医大夫要白天抓手,晚上抓书”。

基于此,吴玉泓时常在晚上分析梳理白天的看病过程和使用药理的依据,并与妻子一起切磋交流和探讨。原来,吴玉泓的爱人殷银霞也是一名中医主任医师,早年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是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是呼吸与老年病专业的专家,目前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平时两人工作忙碌而又充实,业余时间基本都是在讨论和学习中医文化中度过的。中医是他们两人共同的追求,共研歧黄之术。不仅如此,每到节假日出诊,他们都是双双出诊,共商患者治病之策,在业界成了一段佳话。经他们治愈的患者也是不计其数,很多病人远道而来,慕名就诊。

目前,我国超过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超过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超过6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为此,吴玉泓说,其实,中医药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国家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就是要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只有让广大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才可让广大群众从传统中医中获得“大健康”。于是他在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成立了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从此他的团队向全社会展开了中医大讲堂活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吴玉泓已在业界声名显赫,他医术精,人品好,而且心系百姓,用精湛的医术谱写人生,每天奔波于弘扬中医的道路上,致力于调理患者之苦的实践中,“他不在讲堂就在学堂”在业界树立起了一面崭新的旗帜。□张万宏文/图

■专家名片

吴玉泓男,1967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导,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兰州市城关区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中医优秀基础理论人才,《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特约审稿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健康管理(及翻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继兴中医文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发表论文50篇,主持参与课题12项,获奖课题5项,参编十三五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食疗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学基础》教材3部、著作3部。从事《伤寒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工作。临床及科研主要从事脾胃、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诊治范围: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返流性胃食管炎、残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炎、胆囊炎、胰腺炎(特别对要求禁食患者),感冒及易感冒,肝炎,肝硬化及肝硬化腹水,高血压病人胃病,糖尿病病人胃病,消化道肿瘤及术后,妇科月经相关胃病,小儿感冒脾胃调理等。

新闻推荐

拆违治乱,大家在行动本报记者张江江文/图

为加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改善城市面貌和整体形象,6月8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乡拆违治乱专项行动动员会议,安排部...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