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素“腊八”

白银晚报 2018-01-26 00:00 大字

师克强

从国营肉铺子回来,我妈尽量保持一脸的平静,以压制内心的激愤!

她连续三天去肉铺子排队凭肉票买肉,可每回排到柜台跟前,她眼睁睁地看着肉卖完了!

这天正是“腊八”,靖远人有在“腊八”吃“腊八”的节俗。靖远人也有凝练的一面,管“腊八节”和“腊八粥”通称为“腊八”,简洁明了,西北人麻利的个性由此凸显。靖远人的“干散”(干练)与醇厚,更体现在做“腊八”上,不像“外路人”(外地人),做“腊八粥”需要多种食材;靖远人的“腊八”,只需两种食材:糯米和五花肉。糯米淘净,放锅“来”(中)加适量水,再放入拌了“调货”(调料)的五花肉臊子搅匀,加锅盖,开始连煮带蒸一个多小时,待水分蒸发得差不多了,揭开锅盖,“连”(用)“碎”(小)擀杖插入锅中顺时针搅,这个过程,靖远人叫“插”(ca);直“插”得锅中的糯米和臊子糅巴巴儿的后,醇香四溢,正宗的“腊八”即可舀入碗中,供期待已久的人们大快朵颐!

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那个“腊八”,我妈看似平静的素朴表象下,却极力压抑着一颗惆怅怨怼的心!先是做“腊八”的第一样食材糯米买不到,粮管所只限量供应劣质大米,我妈凭粮本儿才买了两斤!第二样食材五花肉,先不说肉铺子根本没有五花肉,仅卖的“旋项”(hang猪脖子)冻肉,还没轮到我妈,卖光了!

“腊八”“干干早上”(一大早)她就去肉铺子排队,太阳从东面儿山顶冒出一大截儿时,她两手空空、心情沮丧地回到“屋来”(家中)。尽管如此,她表面上还要尽量装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与此同时,她必须尽快想办法在只有一种不合格食材的情况下,做出家人翘盼已久的“腊八”。

我妈急中生智,很快就想出补救的办法。她一咬牙,把“屋来”仅剩的二三两清油全倒入淘净的劣质大米中、加入“调货”搅拌匀,给盆盆儿加盖儿闷了半个多钟头儿,让清油和“调货”充分融入大米中。然后,才放入锅“来”,加适量水煮、蒸后“插”。快出锅时,我妈特意加入适量糖精搅匀。

往出舀时,我妈笑吟吟地对我们道:“我今儿偏偏儿不做荤‘腊八\’,单单儿做素‘腊八\’!咱们靖远人五月端午做粽子、八月十五做月饼,从不做荤的,都是素净的,我今儿把‘腊八\’也做素净了,正好‘连\’(与)前两种‘好吃货\’(美食)统一了,多‘窝耶\’(好)!”

我很恭敬地搛起一筷子我妈特制的素“腊八”,入口细细品尝,软糯香甜,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新酣畅顿时贯穿我激越的肠胃。

那一刻,我不禁为我妈灵机一动的创造力拊掌叫绝!人类在困顿中往往能激发出智慧,我妈正是这智慧的践行者,我们恰为这智慧的受益人!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许多往事都已忘怀,唯独我妈当年做素“腊八”的情景历历在目。今年“腊八”,是她老人家离开我们的第14个“腊八”。为缅怀她当年智慧的创举,我既没做荤“腊八”也没做素“腊八”,而是直接熬了一锅小米粥且作“腊八”。

这极简极素、特立独行的“腊八”,正与我当下的心境合拍。

栏目主持:师克强联系邮箱:931051845@qq.com

新闻推荐

白银旱平川密码之五 福寿山下的摩崖石刻

福寿山石刻位置示意图“捧灯照岸”石刻,其中“照”字反书。“福寿山初迹”石刻“太上混元宗派”石刻黄河由东南向西北,在流经平川区旱平川黄沙湾地段时,水流明显减缓了许多,并...

靖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靖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